碧澄:從印度的移山愚公想起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碧澄:從印度的移山愚公想起

印度人口不斷增長、貧窮課題無法改善、衛生設備的落后、恆河的污染、交通意外的頻盈最為人關注。最近有幾則新聞引人注目:與美國人相比,印度人患阿茲海默症的僅四分之一,研究發現,這是印度人喜歡吃咖喱(含薑黃素)的緣故;一名飽受胃痛和胃酸倒流的51歲印度婦女,剖腹取出1萬2000顆膽結石,破世界紀錄,居然安然無恙;一名10歲印度兒童,經過“中腦活化”的另類訓練之后,能蒙上雙眼,在校園內騎腳踏車或走路,毫無困難,而且能憑著觸覺和嗅覺,準確辨別顏色球的不同顏色。



不過,我對今年8月在報上讀到的一則有關一名印度老翁,花了22年光陰“移山”的感人事跡最感興趣。

避免歷史重演

相傳由公元前戰國時代鄭人列禦寇寫的《列子》,有一篇“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以90歲愚公和智叟兩人對比,表露作者經過長期勞動“人定勝天”的中心思想。不過,結尾部分消減了故事的感染力:持蛇的山神受愚公的精神感動,上報天帝,天帝派來兩名大力士(誇蛾氏二子)將太行、王屋兩座山托走,冀南漢陰于是得以通行無阻。



印度移山的愚公不是寓言,而是個真實故事。他“移山”的出發點是為了廣大人民利益。事情發生于印度東部比哈爾邦,男主角名叫曼吉。1959年,其妻菲谷妮在山間遇難,該地離開最靠近的一個小鎮約55公里,交通不便,救護人員來到時,菲谷妮早已氣絕身亡。為了避免村民歷史重演,曼吉決定開鑿山間一條通道,使村子與小鎮連接。他用的是錘子和鑿子等落后工具,日以繼夜地工作,經過22年的漫長時間,終于在1982年完成了這項大工程,把路程縮短了15公里。

被尊稱為“山人”的曼吉,于2007(73歲)那年去世,享受國葬的榮譽。當地政府繼續施工,再花了30年把泥路鋪上柏油路面,此后,兩地居民都能順利溝通來往。印度寶萊塢決定把這感人的故事拍攝成電影,讓世人,尤其是年輕人學習曼吉的大愛精神。

鋪路長達30年

這類事情,這類人物,往往出現在貧窮落后的地區。其實他們很可憐,鑿山費時22年,已屬快速;當局鋪路竟長達30年,真不可思議。我國吉打州一條不怎么長的沙曼運河,已被國人看作了不起的貢獻。如今科技進步,挖土機、神手等所到之處,移山已不是什么大事。有些地方,前面的山依舊,后面已被掏空;有些地方,例如怡保附近的兩三座雲石山,不消幾年工夫,將消逝得無影無蹤。

貝萊德亞洲股票投資團隊指出,在過去一年,中國的政策出現若干倒退現象,目前已糾正過來,重回穩定的局面。另一方面,印度的經濟增長正展現活力,其電力行業顯示改革的動力,一躍而成2016年備受看好的投資對象。愚公移山這類故事,如再有,也只可能發生于貧困落后、偏僻邊遠的山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