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日綜合電)中國仿冒風氣盛行,幾乎已成“山寨王國”,外商為維護權益,在中國雇用專員協助打假,但誇張的是,打假調查專員也玩假的,用假文件蒙混,甚至自己生產假貨騙查緝獎金,假貨越打越多!
事件不僅讓外商吃虧,還可能損害商品品質,危及安全,影響消費者的權益。
生產山寨商品在中國是總額驚人的大生意,美國查獲的進口假貨,每10件就有9件是“中國製造”,假貨包括汽車零件、醫藥、個人衛生用品、電子零件和名牌精品。
打假失敗意味著,各廠商每年在中國花費的1000萬美元(4327萬令吉)打假預算,等于丟到水裡。
以假貨換獎金
《美聯社》週五報導,某大跨國業者雇用中國人員,查緝抗頭皮屑洗髮精的仿冒品,承辦此案的調查公司人員王允明(音譯),卻在安徽開了家洗髮精工廠生產假貨,然后宣稱查獲12萬瓶仿冒洗髮精和大量原料。
王允明原可賺得9000美元打假獎金,但東窗事發,王遭判刑入獄,要服刑到2023年。
瑞士科技大廠ABB也是假貨受害者,承包調查工作的中聯知識權調查中心,是中國知名企業,但其旗下調查員李月(音譯),卻自設工廠生產ABB品牌的假斷流器出售,盜賣假貨金額估計達20億元人民幣(13億令吉)。
2009年弊端被拆穿,李女在迪拜遭定罪,ABB在中國提告卻沒贏,還得付出約340萬元的調查酬勞給中聯調查中心。
美聯社報導分析,外商用分紅制鼓勵查緝假貨,查到越多獎金越高,結果調查人員不去打假,直接靠造假賺錢。
近年中國當局也開始查緝假貨,把不肖商人送辦,但改革仍嫌不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