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魯卡立:慈善活動必須取信於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阿茲魯卡立:慈善活動必須取信於人

在馬來西亞,人們除了對公共領域和私人界的營運要求更多的透明度、公信力和良好監管,對非營利領域,特別是慈善事業,也有這個要求。



大馬人為善不落人后,每當看到有人遭遇不幸,不管那是自己的國民或外國人,便會竭盡所能,爭先提供援助。去年的東海岸及南馬大水災,大馬人就展現了助人精神。

當時,學生在校園舉行慈善洗車、慈善晚宴和種種籌款活動;有個小女孩捐出所有儲蓄;有個機構捐出5位數義款;各個社區也群策群力捐獻金錢、衣物和災黎急需的物資。政府則發動大規模人道援助。

不管是對緊急的人道救援行動,或是長期推行的扶貧行動、加強接觸不幸人士、為露宿者和社會邊緣人提供食宿;就算經濟不景氣,我們還是有能力響應各個機構的種種助人努力。



對社會上的不幸人士,大馬人展示了他們的能力、愛心、覺醒和無私的公民意識。我們可以互相扶持。

大家都懂如今景氣不好。無論如何,對非營利組織,尤其是進行社會福利、人道援助、疾病防範和推廣保健的慈善團體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刻。

人們都減少開支。捐款者及政府縮緊銀根,減少對慈善活動撥出資源,並更謹慎挑選受惠單位。大公司和大機構發給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的預算也減少了。許多非營利組織開會時,主要議題之一就是資金問題。

以往,非營利組織亭子的志工,只需知道相關組織的資料和議題,以及指導民眾捐獻的方法便可;今時,他們卻需要掌握更多資料,以回答民眾的大量詢問。更多人希望得知,他們的捐款會輸送到哪里、令誰受惠、作何用途、提供何種援助,以及他們所捐助的10令吉,真正去到受惠者手中時,會有多少?

志工面對這種追問可能不好受,無論如何,這是在經濟不景氣中一個令人欣慰的現象,因為不論是個人、機構、公司或政府等捐獻者所知更詳,並關心他們的捐獻有沒有真正達到目的。他們要知情。他們要參與其中。他們仍願助人,但要求及關注度更高了。

賬目分明 昭示公信力

我有幸在慈善事業里服務超過10年,目前,我是兩個非政府組織的理事會成員。它們在推廣防範愛滋病計劃及提供義務辯護。我從中學習到,我們必須加強我們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全力幫助我們所要幫助的人。當然,有時我們會疏忽了,本該去幫助的小部分人士和群體。

不知怎的,我覺得大馬人的捐獻能力,目前達到了最高點。不管是教堂、清真寺或神廟義款箱收到的5令吉,或是無數匿名慈善家捐給小孩當手術費的捐款,大馬人都樂于為了慈善或某個原因,作出不同形式的捐獻。社會上需要援助的人和事乃是有史以來最多,使大馬人紛紛為了不同原因而作出捐獻。

我們在慈善單位服務的人士,受到信賴,就必須認真工作,定時交報告,交代工作和成果,以向捐助人和公眾昭示公信力和透明度。我們的賬目必須分明。

大馬有很多慈善機構的賬目不清,令人洩氣。他們大可振振有詞說,自己忙于上街辦活動助人,沒有時間處理文件工作。這種態度很要不得。這不只是向捐助10令吉或1萬令吉的善長交代的問題,也攸關下一個捐獻。我們要讓公眾知道義款的用途和成果,以昭大信,否則便對不起受惠者。也有很多人的處事和行為,讓人有感出現利益衝突。以上弊端,是令慈善活動受到打擊的部分原因。

光是有良好目的、崇高的行動和心意,並不足夠。慈善單位也須持之有恆地出示正確報告和受到良好管理。我們所幫助的人依賴著我們,對我們信任有加,不能辜負他們。

(Azrul Mohd Khalib)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