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菱:學生不是白老鼠
砂拉越州首長丹斯裡阿德南曾在出席砂工商會64週年晚宴時,提及大馬教育逆轉性質政策令學生混淆不已,但其實何只學生,這種朝令夕改的政策連教師都被搞得叫苦連天!
筆者記得在小學時期,筆者所屬的班級是最后一批以華語教授數理的學生,后進的學弟妹則是“英文教數理”的首批學生。
但那時中學的科學和數學等科目還是以馬來文教學,直至2007年筆者升上中學時,中學才改以英文授課。
這種時而華語、時而國語、時而英語的授課方針,不僅讓學生難以適應,也加重教師的負擔。授課媒介出現變更,上課使用的課本當然也會隨之更新,這造成教師在每一次課本語言更新時,都需要重新備課,以前累積的教材資料也需要重新整理,以符合更新后的課本內容。
授課語言更換的同時,也得確保相關科目的原有教師能以相關語言授課,有些教師可能以華語授課的效果較好,但不一定能夠以英語或國語教同樣的科目。
筆者認為,教育部應該定下統一的教育方針,不要一直更改授課語言。若在學生好不容易適應了相關的語言授課后更改授課語言,這只會影響學生在相關科目上的表現,畢竟由華語轉換去英語或國語的表達方式都略有不同,而這將使學生感到混淆。
這種把學生當作一批批白老鼠的做法,只會影響我國教育體系的質量,以及國家未來棟梁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