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依薇 : 油價跌,怕不怕?

當一馬發展公司債務問題稍有轉機之際,國際油價卻慘不忍睹下陷至每桶38美元(約164.54令吉)的11年新低,在預期了2016年供應會增加的情況下,油價甚至可能跌到每桶20美元(約86.6令吉),令吉匯率因此再被繼續看貶。

作為淨石油出口國的馬來西亞,眼睜睜看著國際油價從2014年6月份顛峰期的每桶108美元(約467.64令吉),狂瀉了三份之二,我們怕不怕?

2016年財政預算案是以每桶48美元(約207.84令吉)為預算水平,倘若油價真的跌至20美元,據分析師估計政府石油收入將從目前的317億令吉,于明年跌至220億令吉,甚至在后年跌剩90億令吉。

這對本來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已逼近55%水平的大馬來說,要如何維持不陷入破產定義的財務壓力又倍增了。

國家銀行總裁丹斯里哲蒂曾說過,馬來西亞給外界的“產油國”刻板印象,並未能反映其實我國80%經濟貢獻是源自于製造與服務業,而並非單靠“油錢”。

原產品價格泡沫破裂,俄羅斯經濟會陷入嚴重昏迷狀態、巴西會陷入3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沙地阿拉伯已經到達必須通過發債才能應付現金短缺問題。

為何眼見油價跌到深不見底,更倚重“油錢”的石油輸出國組職(OPEC)還是堅持不減產?于是有陰謀論說,1980年代的油價危機讓蘇聯解體了,此次沙地與美國是劍指俄羅斯及伊朗。

從國家收入財務層面來說,油價低迷肯定是一大傷害。但對小市民來說,這種國際大事我們根本管不著,還是先把自身利益想在前頭。

至少國際油價繼續軟趴趴,國內汽油價就沒有再漲的理由,駕車人士IQ一下就當作賺到,還有出國旅遊買機票不必怕要多付燃油附加費、做生意的交通運輸成本得以維持。

在如此這番混濁不明的逆境下,要用逆向思考來看破景氣迷霧,更要有點好消息來自我安慰一下,不然日子如何過下去。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