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黨總秘書拉菲茲早前接受某網絡媒體的專訪,剖白公正黨無法與伊斯蘭黨割席分坐的原因,甚至出動公正黨華裔領袖護航。
拉菲茲道出了政治現實,也是公正黨作為一個多元種族政黨的悲哀。從公正黨身上,我們看到秉持多元種族路線的本土政黨始終無法走出一個政治現實,那就是需要依賴其他政黨而生存。
回溯大馬政治歷史,本土的強大政黨都走種族或宗教路線,甚至連自稱為多元種族政黨的民主行動黨,也都打出種族牌,接收華裔選民不支持馬華后的選票。
現今的公正黨既不能放棄行動黨,但也不能讓伊黨變成敵人。換句話說,公正黨不能失去華裔選票,更不能眼巴巴看著伊黨與巫統合作。因此,公正黨依然“模稜兩可”。
公正黨的終極目標是入主布城,但在這以外的事情,他們都可以妥協。看看今年5月初進行的峇東埔國會議席補選,我們就可以看到該黨候選人,也是公正黨全國主席旺姐可以因為馬來選票,而選擇支持伊黨提出的伊刑法,並發表僅僅是黨內華裔領袖反對伊刑法的言論。
公正黨的政治立場如此脆弱,他們可以在不同課題上,變成雙面人,甚至以種族來決定一個課題的立場。由此可見,公正黨可以隨時為了自身利益,典當人民委託。
該黨總秘書拉菲茲盼望華社諒解該黨與伊黨藕斷絲連的苦衷,並給予他們一些時間去爭取伊黨的馬來人基本盤。這種說法僅僅是為了安撫華社的緩兵之計,說易行難。
隨利益聚散
伊黨佔據的東海岸政治版圖任誰都無法取代,即使財力雄厚的巫統都無法奪回失去超過25年的吉蘭丹州政權,公正黨又何德何能在短期內收編伊黨的馬來選票呢?
公正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來屆大選前,確保希盟不會與國陣和伊黨展開三角戰。若成功擊敗國陣,再來扮演“協調者”角色,拉攏行動黨、伊黨和誠信黨,一起組成“分分合合多次”的聯合政府。但是,一旦聯合政府崩潰,經濟也將隨著不穩定因素,而陷入崩盤。
當然,這一個“不穩定”的聯盟將讓公正黨繼續坐大,只有不協調的局面出現,協調者的角色才會吃重,公正黨也樂在其中;只有這樣的局面出現,公正黨才可能成為各方妥協和接受的選擇,如今,雪州政權就是最佳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