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消部指示批发及零售商 多囤20%货源应付水灾
(吉隆坡17日讯)国内贸易、合作社及消费部已指示正值水灾季节州属的批发商及零售商,储存比平日存货高20%的粮食货源,以准备应付水灾发生时供应不足的问题。
副部长拿督巴杜卡阿末峇沙指出,这项指示并不涉及全国批发商及零售商,而是常发生水灾的州属如吉兰丹、登嘉楼及彭亨等,该州商家必须先向该部申请,并经过特别筛选,才被允许储存额外货源。
“该些货源包括液化石油气、食油、米、面粉、糖等日常用品,而贸消部在聆听大众意见后,将增加数项货品,如矿泉水、饼干、快熟面、尿片、蜡烛及移动电源(Power Bank)。”
阿末峇沙今早巡视英雄超市(Hero Market)时,这么指出。
出席者包括贸消部秘书长拿督斯里阿利亚斯、联邦直辖区执法单位主任罗斯里阿末,以及英雄超市创办人弗朗西斯‧邓(译音)等。
另外,阿末峇沙也指,从今年初至今,贸消部共展开了21万4973项检查行动,其中的528宗已受对付,并扣押总值3万5483令吉的货物,及罚款7万3600令吉。
“贸消部早前配合即将来临的圣诞节,宣布为期5天的统制品机制,我们希望明年能有更完善和长期限的顶价机制,以便能减低人民生活费。”
他也说,该部目前在2011年价格控制及反暴利法令下,向疑是牟利的商家发出了共2403张通知书,其中共有170宗已开档调查。
“截至目前,共有16宗因涉及非法牟利,而被控上反暴利特别法庭,其中14宗已定罪。”
周斌:对外交流密切
榕城孕育敢闯荡福州人
中国驻马大使馆文化参赞周斌认为,占马来西亚人口达四分之一的华裔当中,有不少是福州人后裔。
他今早为马来西亚福州社团联合总会举办的“第4届闽都文化论坛”致开幕词时指出,自古素有“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称号的福州榕城,是一个国际贸易港口,除了海洋贸易发达,其对外交流密切和多元文化接触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敢闯荡的福州人,成为中国著名的侨乡。
“文化接近、心灵相通,这些特征为举办此次论坛奠定好基础,希望此论坛协助推动马中文化交流,并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及增进友谊作出贡献。”
宣传闽都文化影响
而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总会长张锦雄认为,闽都文化是一个兼具内陆性与海洋性特质的复合型及综合性的地域文化。
“福州的人文性格是以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具的双重特征,这有赖闽都‘负陆面海、山海兼备’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沉淀及长期为‘都’的人文社会环境所影响。”
他也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挖掘和弘扬海外福州人敢于拼搏、爱国爱乡及为居住地做出贡献的精神。
“从中我们可以深入挖掘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加强与海外福州人的联系沟通,宣传福州并扩大闽都文化影响。”
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副院长李一平则指出,这届的闽都文化论坛选择在马来西亚举行,是因为该国是福州华侨发展相当好的国家,孕育了许多杰出的福州华侨。
出席者包括马来西亚福州社团联合总会会长拿督斯里陈际来、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禹东,及闽都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启源。
张禹东:海外华侨助推动一带一路
张禹东认为,海外华侨是推动“一带一路”政策的天然桥梁。
他指出,中国在提出有关策略后,获得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当中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提出一带一路和东协建设经济共同体的目标不谋而合。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裔人口达4000万,占全球华侨的60%,福建也被确定为廿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并且设立了自贸区,为福建进一步发展带来极大的战略机遇,也为1580万名闽籍华侨提供重要机遇。”
陈际来则认为,在前三届分别在福州、北京和台北举行的闽都文化论坛,首次移师我国举行,将对本地推动闽都文化学术研究和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徐启源则指出,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和门户,自东汉时期就和海外有贸易往来,并且在明朝时期成为郑和七下西洋的发源地。
“独特的三坊七巷文化、昙石山文化和船政文化等,都是闽都文化的一部分,也因此孕育许多名人包括朱熹和林则徐;在马来西亚,以福州华侨早期领袖黄乃棠和丹斯里郭鹤年为首的人以勤劳、智慧和勇敢积极参与祖国和归属国的建设工作,因此也立下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