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出走.芦苇岛上 感悟走一回
特约:多风
秘鲁的的喀喀湖上住着三个支派的乌罗人(Uro),他们的祖先数百年前为了躲避印加人的侵略,逃到面积宽达八千多平方公里的湖中生活,以芦苇编制浮岛、屋子和船只,靠芦苇白色根部和捕鱼为生。
乌罗人直到今天依然过著非常简单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已经不需要逃避战乱,反而张开双手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到来参观他们白手筑起的家园。
从普诺码头乘船到浮岛大概要半个钟头(难怪当年印加士兵找不到乌罗人的踪影),得经过一条两边长满芦苇的狭长水道,杂乱的芦苇草旁边有许多水鸟在觅食,中间有一些陆地,可以看到牛在上面吃草。我有点好奇乌罗人如何以芦苇船运载这些牛只?只可惜在普诺,找不到英文流利的当地人问个究竟。
踏上芦苇岛的时候,发现这些人工编制的浮岛比想像中稳定得多,主人家笑说现在的浮岛都要下锚,否则可能飘到邻国玻利维亚去,要被控非法入境。
经济贫穷精神富裕
据知,的的喀喀湖上共有二至三百座这样的浮岛,每一座住着一到十户人家,我去的浮岛上住着一户三代同堂的人家、他们的家禽,以及一只猫。
那位女儿(还是媳妇?)见我一个人,带我到她房间里坐,大概十方尺大小的简陋屋子有张双人床,潮湿的芦苇草地上铺了一张薄床褥。她告诉我说,这是他们一家四口睡的地方,可能是常接触游客的关系,英文说得挺好,神色笃定,要是生长在城市,说不定是个女强人。
这些年来旅游各国的经验,教会我不要轻易以自己的价值观评断他人的生活,经济上贫穷的人可能精神上比我们富裕。这位年轻女子在向我兜售自己的手作时,我在她眼中没有看到贫困,而是坚韧和满足。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要横跨南美三个国家,担心行李会太重的我,始终没有跟这户人家买下他们的手工艺品。
鳟鱼便宜又好吃
离开芦苇浮岛,游船带我们到阿曼达尼岛(Amantani)吃好吃又便宜的鳟鱼,这些鳟鱼种是许多年前由加拿大人带来此处繁殖,如今变成安第斯山人饭桌上的家常菜。
阿曼达尼岛居民大概只有四千多人,岛上的两座小山峰分别叫做大地之父(帕查大大)和大地之母(帕查妈妈),从码头拾级到岛上面,让好些人叫苦连天,还好我平时常运动,又有在高海拔登山的经验,一点点石阶难不到我。然而,再壮也比不上这里活蹦乱跳的孩童,在这座岛上可能没有最先进的科技产品或物资享受,可是孩子们的笑容在我看来比太阳还要灿烂。
也许,当文明国家的大人,以贫穷地方的儿童作为反面教材教训家里的孩子时,是不是应该倒过来想想,城市里的儿童真的有比较幸福吗?当低头族小孩会比抬头看星星的孩子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