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欣:基設可以改善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劉可欣:基設可以改善嗎?

12月17日傍晚,下了一場大雨,從盧源來醫院出來的我,差點連人行道、溝渠和道路都分不清了,因為我看到的都是水。



才短短一小時的大雨,水就淹沒了馬路。

為避開積水,我將摩哆騎上了其中一段沒有行人的使用的人行道,不過只是用短短一段,繼續回到淹水的馬路上。

大雨繼續下,我來到採訪的節目現場檳華堂時,已是落湯雞。



換了乾的上衣後,下半身還是穿著濕濕的褲子採訪,那滋味只有試過的人才懂。

在檳城,尤其喬治市,騎摩哆是最方便的交通方式,不必擔心找不到泊車位、因違規泊車接到罰單,甚至車子被拖走。

在交通阻塞的時候,摩哆也可在車龍中左穿右插,因此摩哆最適合工作性質需要常往外跑的記者。

但是,下雨天時,該怎麼辦呢?

無論是行駛在敦林蒼佑大道,或者喬治市的許多道路上,身為摩哆騎士,我見證大馬的道路,是如何在為難非駕車人士。

敦林蒼佑大道旁的排水孔無法排水,許多道路逢大雨必淹,真讓人納悶,這個國家的道路和其他基本設施是如何興建,難道我們真的缺這方面的專家嗎?

就如早前參與採訪一項節目時,目睹身障者在出門時,是如何面對重重障礙,後來州議員說,馬來西亞標準規格(MS)1184指南,規定殘疾人士設備的標準,這套標準在大馬也存在多年,但一些繪測師甚至不懂這套標準的存在。

政府可否在準備基本設施時,更專業、更用心監督、更注重細節,讓我們有更高素質的生活呢?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