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迈为贫民提供住宿养病 黄健亮、陈素凤弃高薪设医疗中心
中国报特派
报导:萧靖杺
摄影:岑家豪
(清迈26日讯)一个转念,让本来是国际物流公司高层及妻子放弃在大马的生活,到泰国清迈成立生活之泉(Living Water)医疗庇护中心,让从远道而来的贫穷民众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可以该庇护中心休养直至康复。
来自槟城的黄健亮(50岁)及柔佛的陈素凤(48岁)于7年前因机缘巧合之下,在清迈成立一间可容纳于20人的医疗庇护中心,供远道而来的贫穷病友及其家属免费暂住,并提供三餐,也让他们在中心内做小手工,打发时间之余也能赚钱。
全程担当家属翻译
两夫妻于日前接获旅巴惨剧的消息后,全程义务到医院协助死伤者家属担当翻译等工作。
育有两名分别21岁及19岁儿女的他们,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指出,他们于2006年前来泰国清迈定居,在经过约三年的泰语学习及适应后,在2009年在位于泰国清迈马哈拉惹政府医院附近租用一间双层复古式木屋,成立医疗庇护中心,专为贫穷民众提供居所。
黄健亮指出,由于该家医院为全清迈、全泰国北部、寮国,甚至是远至中国云南边境等地范围内最大,也是设备最齐全的一家医院,因此,不少这些地区的贫穷民众为了治病,不惜借钱,甚至变卖家产前来接受治疗。
“我们原本仅打算接受癌症病患者,但中心开始后,不时会有一些心脏病病患、待产孕妇或是其他疾病的病患前来求助,为此,我们决定只要床位可许,他们都一概收留。”
他指出,病患及其家属在该处暂住时,他们会免费提供三餐以及床位,同时让他们做小手工,打发时间,而手工成品将会送往大马售卖,所得款项除了30%会回馈中心外,其余的将由手工师及病患获得。
“此举,是为了让他们对生活有依靠,也让他们有经济来源,目前我们也计划在泰国其他地方成立类似中心,以协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病患医病变卖家当
病患为了医病,不惜借钱变卖家当筹足车资,只为能尽早康复回家乡与亲人团聚。
黄健亮指出,许多贫穷病患需要长期接受化疗或手术,可是医院却不能收留他们太久,往往打完一支化疗针,隔天就要出院,下个星期又要再回来进行化疗。
他说,这对于家住相隔清迈数百公里外的贫穷病患,无疑是一个体能及经济考验,毕竟,刚打完化疗针的病患根本没体力奔波长途旅程,而他们也往往没经费不断来回医病。
“我曾遇过有病患为了医病向人借钱及变卖家当,只为了筹足车资,大老远从寮国坐车前来清迈治病。”
为此,他才会与妻子决定成立这间中心,协助他们度过难关。
陈素凤也指出,中心内除了有4间睡房外,也有一间辅导室,专门给一些因患病病友或即将要生产的孕妇在面对心理压力时,可以和她对谈舒压。
“我们也有两名女员工24小时在中心内照顾这些病患及家属,一旦病患有什么紧急情况,将会由她们联络院方,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惨剧发生义不容辞当翻译
两夫妻接获旅巴惨剧导致13名大马人身亡的消息后,立即义不容辞前往医院协助死伤者家属担当翻译等工作,陈素凤更因惨剧给死伤者的伤痛,内心纠结至两晚无法入眠。
陈素凤指出,他们于事发当天下午正准备前往该医院办事时,突然接获医院打来的电话,请求他们到医院协助,因为这批大马受伤旅客根本无法与院方沟通,需要他们协助翻译。”
“当我们赶到医院时,在经过安排后,我俩被安排协助泰国警方向大马死伤者家属进行认尸等程序。”
她说,看着家属们伤心难过,甚至是崩溃大哭的样子,让她也难过不已,更因此失眠两天,最后需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我想发生这样的意外,不是谁能预料的,我们已和部分家属及旅游公司取得联系,会继续帮他们跟进伤者的情况,同时,也会找机会探访旅巴司机,毕竟他也是事故中的伤者之一。”
病人躺地启示设中心
黄健亮原本无打算要成立此中心,只是有一次前往该政府医院时,突然有一把声音和他说“找一个家”(Get A Home),顿时,他与妻子才发现医院门口外,有许多病人躺在椅子上,或是直接躺在地上睡觉休息。
他与妻子都为虔诚基督徒,他相信那把声音是神给他的任务,因为他曾多次到该医院,但每次经过时,都不曾留意那些病人。
“每次他们就很像医院的家具一样让人不以为意,但那天我的眼睛突然清楚睁开,发现他们的存在,也看见他们的苦况,才开始筹备成立中心的事宜。”
陈素凤则指出,目前该中心的资金都靠一些友人及教会捐款,部分手工的收入也是他们的资金来源之一。
“目前我们每个月至少都会消耗45公斤的白米及几十托鸡蛋,加上每月的屋租、水电单及员工薪金等,每月开销十分庞大,有时是靠自己来支撑,幸运的话则会获得捐款。”
黄健亮:助人心灵优渥
“我觉得这是神的旨意,我很开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知足便是福。”
被询及放弃大马的优渥生活来到清迈成立中心的感想时,黄健亮指出,物资上的优渥总不能比上心灵上的优渥。
“虽然有时候看见人家驾大车住豪宅,还是会羡慕,但看看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却是心灵上的满足,并不是所有人都可轻易得到。”
喜欢摄影的他说,他习惯为暂住的病患及家属拍照,一来可以让他自己作为留念,二来也是给这些病患及家人一个纪念。
“他们真的很贫穷,有的人一辈子都没看过相机,更别说和自己的家人拍照,我每次都会在拍照后多冲洗一份给他们带回家乡,因为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唯一一张照片,这真的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