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出頭天(第6篇).做生意講求人際、品德、態度、實踐 王惠銀首創美食中心
報導:韋佩莉
說起777飲食集團,在南馬柔佛州新山,可說是無人不曉的飲食業巨頭。
1998年9月28日,第一間777美食中心(三條7)在士姑來皇后花園紮根,開創了“有數十個美食攤的小販中心”的新飲食風潮,在本地飲食界引起一陣轟動,不少行家也陸續到來取經,學習其經營模式。
誰會料到,這間規模不小的美食中心,東主只是一個年僅27歲的俊秀青年?更令人掉眼鏡的是,這個小夥子王惠銀不但是飲食業的“初哥”,還是一個剛從家鄉實兆遠,到新山謀生不超過4個月的年輕人!
17年後,從飲食業起家、膽大心細的王惠銀,不但擁有3間具規模的美食中心,還將業務多元化,觸角伸向酒店業、地產界、燕窩、電鍍鋁、填海工程等,並也受邀到中國廈門投資商城設“南洋美食一條街”,開創了事業的高峰。
說起來,他唸書只唸到初中三,連初中評估考試也沒有應考,如今卻成為社會上的成功人士,靠的是甚麼?。
王惠銀(45歲)在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希望能以自身的經驗,勉勵年輕人向上向善,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
懂得實踐
他說,念書不多的他不具備相關的學識和技能,但他很早就進入社會謀生,懂得人際關係、品德、態度、實踐的重要性,這一切反而讓他在做生意方面略有成就。
他強調,“唸書成績並不代表一切”,他早年輟學,做過包點、傢具、車廠學徒,也曾有過前途茫茫的階段,但他選擇積極面對,不怕吃苦、敢於創新、樂於實踐,接受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地位。
王惠銀目前也是士姑來中華總商會會長、柔佛州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與父親賭氣不考試輟學
王惠銀出生在一個3兄2姐的大家庭,他排行最小,父母以割膠為生,日子清苦,他10歲開始幫忙父母收集膠汁、養雞、種植煙葉、瓜菜蔬果等,也偶爾外出打工撿樹根,幫補家計。
小學時,他的學業成績還不錯,一至六年級都還在全級排名20名內,數學科的表現最佳,課外活動方面則沉迷打籃球,常是第一個抵達校園、催促校工開門讓他打球的學生。
在升上中學的分水嶺,他雖然心中雖然很想到南華獨中升學,但礙於獨中每月得付學費,不好意思對父母開口,無奈下只好到國中繼續學業。
“國中常發生打架鬧事,紀律欠佳,加上整個大環境的改變,我因為國文掌握不好,難以理解老師的教課內容,因此自我放棄,無心向學。”
他初二和初三時常暪著父母曠課,與同學們到附近海邊或購物中心游蕩,校方把曠課提醒信寄到家中,被其母親發現,大罵他一頓。
母親的苦口婆心並沒有讓他覺醒,他還是依然故我,被父親訓斥,他賭氣之下,報了名卻沒有應考初中評估考試,乾脆輟學。
和同鄉去日本闖蕩
雖然只是學徒,王惠銀卻把每份工作做到滿分,贏得僱主的贊賞!
不管是做學徒還是自己的生意,不論是在本地還是文化國情不同的日本,王惠銀做事的則是不怕辛苦和麻煩、親力親為、自動自發,這一點蠻幹精神,令他贏得老闆、股東和夥伴的欣賞。
初中輟學後,前途茫茫的他只好在同鄉介紹下,到首都吉隆坡做包點學徒,無奈他的手部對麵粉和油污敏感,撐了幾個月,最終因情況惡化而不得已放棄。
“17歲那年,我轉到新加坡做家私學徒,抹了兩年櫥櫃,受老闆賞識,正準備加薪升職,姐姐一通電話,要我幫她做養雞生意,我就回返愛大華,開始一個人管理農場的生活。”
王惠銀雖然年輕,但做事卻有條有理,使命必達,在農場的兩年,他卯起勁來苦幹,把雞養得油光水滑,廣受鄰里的贊賞。
養雞生涯並沒有磨滅王惠銀的夢想,他那時常幻想長大後能買屋買車,銀行擁有10萬令吉存款,因此當父親從街上回來問他:“想不想和同鄉去日本工作”時,對日本一知半解的他,一口就答應下來。
借錢買店分租攤子
如果你有人生的第一桶金?你會怎樣用?
買屋子?買車子?存銀行?擁有人生第一筆大存款的王惠銀,選擇了投資做生意,用錢生錢,建立事業和財富。
事實證明當初的投資是正確的,王惠銀受訪時說,如果當年他與其他同鄉一樣,把在日本賺到的錢花在買車買房,今天的他,或許與數十萬馬勞一樣,天天騎摩哆來回新馬兩地,勞心勞力,打工維持生活。
20歲到日本名古屋落腳,在一家車廠做足7年,存了三四十萬令吉,年輕的他雄心大志,立志回國做車和轉售零件的生意。
回返家鄉的他因人生地不熟,生意無從著手,閑賦了幾個月,他帶著存款、跟著堂叔南下找機會,眼光到的他,很快就看上新山皇后花園柏卡莎角頭的一間店屋和旁邊的一大片地,準備大展拳腳。
統一碗盤筷子
“親友都反對,他們說店旁邊就是草地,附近巴剎的垃圾、動物內臟等都被丟到這裡,做熟食生意很難,但我認為附近是組屋、人潮多,這裡有停車位,開美食中心絕對有賺頭。”
他趁著金融風暴,破釜沈舟,向親友借錢買下店面,花大錢裝修,甚至突發奇想,分租了50個攤子、擺放250張桌子,並且不計成本,為各檔口小販統一提供最好的碗盤和筷子等,引領飲食界新文化。
吃虧當學習面對各種挑戰
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挫敗和沮喪的時候,王惠銀奉行“吃虧就是學習”的原則,勇敢以行動面對各種挑戰。
他說,現今的年輕人包括他的孩子,都在父母親的保護大傘下長大,富裕的家庭甚至有傭人和司機,順遂的人生讓他們失去面對失敗的堅強和毅力,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逃避。
他說,他的家庭教育重視孩子的學識,但也不會忽略品德和個性的培養,要孩子們學會做個有擔當的人。
他說,其成功之道的基礎在於為人處世,他曾經看過一副掛畫,上面的題字“毅力,信心,勇氣,三者俱備得天下”,令他非常認同。
遇挫不言棄危機變商機
一帆風順的創業道路也有失敗的時候,王惠銀面對挫敗時當機立斷,挽救了招牌和名譽。
他說,美食中心生意闖出名堂後,新山東北區某間剛開業的商城邀請他過去開設美食中心,當時他把經營茶水的權力交給友人的兄弟,只收租金,沒想到3個月過後,因茶水服務欠佳,火紅的生意漸漸降溫,一落千丈。
這時恰好遇上沙斯風波,出門用餐的人也大大減少,王惠銀心中焦急,狠下心損失租金,把經營權頂回,再說服股東們,花了20至30萬令吉再裝修,配合宣傳,重新出發。
他說,如果當時自認失敗,草草收盤,之前投資的數百萬令吉就付之一炬,但他認為“做下去還有機會”,下定決心一博,終於讓他從危機中看到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