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地:真醫生假文青──反對檳州政府禁外勞掌廚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林韋地:真醫生假文青──反對檳州政府禁外勞掌廚

明年1月1日,檳州政府以“為了讓檳城街頭美食,保留原汁原味,以及捍衛在國際級美食殿堂上佳譽”之名,而制定的禁外勞掌廚政策即將上路。



我個人並不認同這項政策。

任何產業出現危機,背后一定有其經濟原因,一個產業的投資獲利所得多少,勞動所得多少。檳城傳統飲食產業出現危機,因為大環境不比從前,小販生意難做,物價上漲,食材成本增加,檳城地價房價暴漲,使租金增加,但同一時間檳城華人(消費者)吃小販,還是又要好吃又要便宜,獲利變難而投資意願降低,或者資方只好試著降低人力成本來維持獲利和營運,勞動所得(薪資)低,加上傳統華人觀念裡,小販的社會地位不高,影響年輕一代華人從事這份工作的意願,當然請不到本地人,只能用外勞。

我以為,要振興檳城傳統飲食業,首要之務應鼓勵和激發公眾對從事本地飲食文化產業人員的尊重,感謝在這行業的所有人,為檳城傳統飲食產業付出的努力,多到傳統小販消費,且願意付出較高的價錢。大檳城主義者常以為,檳城人對食物的品味比外地人要求更高,但現在的情況卻是旅客到檳城傳統小販消費時,往往願意付出較高的價錢,形成一種專做旅客生意的小販,常被本地人嫌棄又貴又不好吃,平價本地人可接受的小販,卻賺錢賺得很辛苦的窘境。



與此同時,價錢比小販更貴的快餐如麥當勞和其他連鎖餐廳,還是生意興隆。奇怪的是,明年1月1日起,資本額少已經處于經濟弱勢的“街頭、咖啡店、巴剎小販中心、購物商場小販中心內的小販業者”,“都受到這項新條例管制”,勞動力受到限制,資本額大經濟強勢的“擁有中央廚房的餐廳,則不受影響”可繼續使用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這不合邏輯,反可能進一步削弱傳統飲食業的競爭力。除非政府禁止所有外籍勞工從事服務業或餐飲業,但這應該超出州政府的權限。

政府要幫助傳統飲食產業,應該是試著提升其競爭力,如減稅或租金優惠,提供飲食課程和貨款給年輕人。“禁讓外勞掌廚,但允許外勞當主廚助手,負責切菜、端盤、洗碗等工作”這樣的政策,恐怕只是建立在本地人煮的好吃,外勞煮的不好吃的刻版印象上,將問題簡化,允許外籍勞工進入一產業,卻限制其工作內容/未來發展,是帶有歧視意味的。而“檳島市政廳希望外州游客也加入監督行列,若發現小販讓外勞掌廚,可向該廳投訴”,更會對整個社會產生負面氛圍,此后在檳州,人人去吃小販食物是不是都要打量一下掌廚的人是外勞嗎?是華人嗎?是長得像華人的外勞嗎?

2016年了,我們的社會還要以身分血統(華人或外勞)來決定能力(煮得好不好吃)或資格(可不可以煮)?在全球化的時代,勞動力會越往資本集中的地方移動,這是必然現象。外來勞工/移民當然會對本地勞工/住民的處境和文化產生衝擊,但不管在哪裡,自身處境的難困,都不應化做仇恨投射在外來勞工身上。特別是馬來西亞華人,大多為移工后代,我們對外藉勞工,尤其是文化上,應該有更多包容和同理心才是。政府制定政策時,更應思考其背后的社會影響和思想意涵。

在新加坡當醫生、“草根書室”董事,曾獲花蹤文學獎、大馬中文部落格祭最佳藝文部落格獎。出版文集《在第一本書之前》、《不可一世》、《于是》、《兩醫之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上则新闻 胡歌押題帝 下则新闻 回家了!4傷者今回國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