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國文:誰的「高收入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凌國文:誰的「高收入國」?

我們距離2016年只剩一天。而根據政府為大家描繪的美夢路向圖,我們距離2020年“高收入國”目標,又靠近一年了。



雖然消費稅的落實,讓物價高漲接近失控;雖然馬幣兌換率狂洩不止,讓我國經濟萎靡不振;雖然我國家庭債務高企,暴露國人舉債渡日的困境;可是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再過短短4年,我們就是高收入國的國民了!

按照正常邏輯,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越接近高收入國,人民生活水準應該是越高素質的。然而,馬來西亞畢竟是一個擁有特殊國情的國家,越正常的事情,在這裡越反常。我不清楚世界上有哪一個高收入國或准高收入國的領袖,會呼籲人民沒錢買菜就自己在家種菜、沒錢在外吃飯就自己在家炒飯、沒錢付過路費就提早出門以躲避車龍、沒錢買香煙就早點起身吸霧水。這樣的高收入國,你要嗎?

按照世界銀行的定義,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只要達到1萬2600美元,有關國家就達到了高收入水平。根據我國財政部的數據,大馬國民人均收入在去年已超越1萬美元,2020年達到高收入國目標,看來是囊中之物。我國第二財長去年還表達樂觀看法,我國有望在2018年就達到人均收入1萬5000美元目標,提早成為高收入國。



我國是否達到高收入國的衡量指標,這是政府重視的KPI。國人是否實際感受到自己是高收入的一群,這才是人民最重視的KPI。為何官方數據,與人民的實際體驗,存在如此巨大鴻溝?

只懂設立委員會

問題就在于,人均收入只是一個平均值,少部分人的巨大財富,在數據上會大幅提高人均收入;可是實際上,這些財富會並不會被均分給佔人口大部分的低收入群。而根據政府今年派發一馬援助金的受惠人數,月收入低于3000令吉的家庭,共有410萬戶,加上其家庭成員人數,共有過半馬來西亞人是生活于低收入水平。再加上國民的薪資成長無法跟上生活成本暴漲的速度,還未賺取高收入,卻被逼應付高物價。這就解釋了為何官方數據顯示,國民越來越有錢;可是根據實際體驗,許多人已被高漲的生活成本壓得喘不過氣來。

亮眼的人均收入增長數據,並無法反映馬來西亞國民的真實生活面貌。純粹在人均收入的數字上成為“高收入國”,卻無法讓國民實際感受到自己生活素質的提高,這樣“高收入國”,除了可以讓國家領袖當作政績自吹自擂之外,有何實際意義?

而我國政府對于生活費高漲的應對措施,來來去去就不過是成立委員會。前任副首相幕尤丁去年已宣佈成立一個內閣特別委員會,以瞭解及解決人民生活成本高漲的問題。我們還未看到這個特別委員會提出任何應對高物價的措施,現任副首相阿末扎希日前又宣佈,他向首相建議成立另一個高階官員特別委員會,目的同樣是瞭解及解決人民生活費的問題。只要物價繼續飆升,你很快又會看到另一個高官宣佈成立又一個特別委員會,繼續瞭解及研究生活費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終極目標就是要讓國民過著有素質的生活。人民生活得好不好,不用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首相及部長來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可以感受到。官爺們要是什么都做不到,至少請停止發表類似“應付高物價,何不多做一份工”的蠢話。人民面對生活費高漲,已經有足夠的煩惱,不需要多幾個蠢人高官來火上添油。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