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源:难将涉案者定罪 未有法令保障个人资料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陈思源:难将涉案者定罪 未有法令保障个人资料

独家报导:丘惠萍
(吉隆坡31日讯)资深律师陈思源说,目前国内还没有隐私法令,可以有效保障及防止个人资料外泄,即使现有的刑事法典及2010年个人资料保护法令,也存有一定技术问题,很难将涉案者定罪。



他解释,资料外泄者并没直接对受害者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资料外泄者多数是通过电脑科技,与受害者没有直接接触,并在有一定距离下,将这些受害者的数据资料泄露给第三者;整个过程是间接进行和发生。

“它不像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直接通电话,用言语恐吓或勒索对方来得直接。”

国家行政很大漏洞



针对国内逾30万名大马教育文凭(SPM)及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考生的个人及家庭资料外泄事件,陈思源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如果此事属实,现有法令不足以对付资料外泄者,形如“老鼠拉龟”,无从着手。

“一旦提控上庭,涉嫌外泄资料者还可辩护说,没有证据可证明其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何种威胁或不利。”

他引述,考题外泄也曾发生,资料外泄事件也不只一次发生,这反映国家行政出现很大漏洞,政府官员及公务员的人品操守也有问题。

他强调,但过去经验看到的,政府为了维护自己形象,在应对这类事件是采取“家丑不外扬”,低调或私下处理,并没有给人民公开交代,很多时候甚至是不了了之。

他认为,人民有权问责,政府官员真的可靠吗?

目前,教育部已就30万考生的个人资料外泄事件,展开调查,主要查出源头,即到底是州或县教育局,还是校方泄露学生资料。

黄启斌:勿轻信陌生来电

执业律师黄启斌说,社会风气败坏,个人资料外泄,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进行勒索或诈骗等不法勾当。

他促请民众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来电,必要时向当局投报。

他说,当资料外泄,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对方可能会利用这些资料,进行电话勒索。

“所以在接获类似电话时,不要一听到对方讲得出家人名字,就信以为真,可能对方手上有的只不过是数据资料,家人未必在他们的魔掌,不要轻易掉入陷阱。”

“资料外泄是防不胜防,唯若任何人发现或怀疑个人资料外泄,必须向个人资料保护局投报。”

他说,2010年个人资料保护法令下,牴触法令者罪成可判最高30万令吉罚款,或监禁2年。

他补充,受委调查案件的个人资料保护局官员,赋予警方将嫌犯逮捕归案、入屋搜查及充公证物的权力。

私立学府买学生资料招生

马来西亚私立大专及大学协会理事李华安博士说,曾听说有些私人学府因为招生反应欠佳,学生来源减少,通过不法管道购买学生资料,进行招生。

他说,目前,该会没有接获非法集团兜售学生资料的电邮或电话号码,一般校方也会拒绝。

他讲述,一般私人学府是不会主动索取学生资料,若有学生咨询课程,校方只会记录学生名字和联络,以便通和对方课程详情。

“只有学生正式报读,校方才会有学生资料,若学生有申请国家高等教育基金,或私人学院本身的奖贷学金,校方也才会要求学生提供家长资料,以供评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及申请资格。”

他强调,校方只会保存这些学生资料,别无其他用途。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