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婧:認識會館從小時開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杜婧:認識會館從小時開始

近來發現許多血緣、地緣性的社團組織在舉辦活動時,出席參與的會員同鄉之中,極之少數是年輕人,有的或許是在會館組織中擔任要職,也有的陪伴父母一起出席的青少年,想要看到專程為了參與社團活動而來的,真是屬于稀少。



一個社團組織成立的初意,是先賢們從中國南下到來后,因為大多數都是舉目無親,在異鄉遇上同鄉人,不但感到特別親切,更重要是至少大家能互相照應、幫忙。

日子一久,大家生活穩定了,平日各忙各的,社團組織的常年活動反而成了彼此敘舊的約會。

其實,參加社團組織,並不一定要擔任某某要職、手中可握權,才算是具有某種程度的影響,而且希望在同鄉難得齊聚的場合中,可以聽到熟悉的鄉音,體會到鄉情的可貴。



可惜,此習慣慢慢地因為長者年事漸高,孩子們長大后繼續為生活打拼,養家糊口,對義務性工作的社團組織開始不感興趣,使不少組織的領導層面對青黃不接的窘境。

為了吸引同鄉第二代、第三代,能繼續加入社團組織,不再抗拒參與社團活動,不少組織辦活動時,都得以迎合青少年“口味”的活動為主,從生活營、體育項目、課程座談會,只要能吸引住年輕人的目光和讓他們感到有興趣,都盡可能舉辦。

現代的小朋友們當中,能清楚說出本身籍貫的,相信沒有幾人,即使被問及,只知能聲稱是“華人”,對自家的方言竟如“鴨子聽雷”,一句也聽不懂,實叫人感到汗顏。

說實在,除了努力吸引年輕人,也是應讓小朋友從小接觸會館活動,哪怕是每年一次領取獎勵金的儀式,至少他們知道會館的存在,讓小輩們有機會瞭解自己的“根”,知道自己源自何處。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