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瘧蚊傳播 諾氏瘧原蟲可致命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通過瘧蚊傳播 諾氏瘧原蟲可致命

“諾氏瘧原蟲”會通過瘧蚊或蚊子將有關病菌傳播至人體。
“諾氏瘧原蟲”會通過瘧蚊或蚊子將有關病菌傳播至人體。

獨家報導:徐健華
(吉隆坡2日訊)衛生部疾病控制組主任張志強醫生說,“諾氏瘧原蟲”是一種帶有瘧疾病菌的寄生蟲,主要寄生在獼猴或猴子,並會通過瘧蚊或蚊子將有關病菌傳播至人體,而此病目前在東馬一帶,尤其是森林區居多。



他今日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感染此病的患者,其症狀與普通的瘧疾病症相似,如忽冷忽熱、頭痛、發熱、顫慄、關節痛、嘔吐、溶血反應、瘧原性貧血、黃疸、血尿、視網膜損害及抽搐等,若不及時就醫,就會有生命危險。

“‘諾氏瘧原蟲’病菌在我國屬于普通病例,並非罕見,因醫生通常都會歸為瘧疾病例,只是與普通瘧疾相比,前者的傳染管道比較特別,即是從獼猴或猴子身上病菌,再通過瘧蚊傳播至人體。”

他強調,此病只會經循瘧蚊傳播,而普通民眾若碰觸患病者,或者觸及感染帶有此病菌的獼猴或猴子,都不會受感染,因此不必過度恐慌。



他說,按照瘧疾病徵的嚴重程度不同,瘧疾可以分為非重症瘧疾(uncomplicated malaria)和重症瘧疾(complicated / severe malaria),治療藥物也不盡相同。

可分為2種類

他還說,重症瘧疾通常是在感染后9至30天發病,得到腦瘧疾的患者常產生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姿態異常、眼球震顫、共軛凝視麻痺(眼球無法朝同一方向轉動)、角弓反張、抽搐,或昏迷。

“我們不能因此就忽視此病,患者必須前往就醫,因嚴重者又沒有妥善處理和即時醫治,恐怕會造成病患死亡。”

可能在無症狀期後發作

張志強說,一旦感染由“諾氏瘧原蟲”傳播的瘧疾,患者可能會在一段無症狀期后發作,此種現象分為“再燃”、“復發”,和“重複感染”(reinfection)3種,因此病患不可掉以輕心。

不過,他說,如果痊癒后的患者仍時常遭受感染,身體會產生一定免疫力,症狀不會如初次感染那樣嚴重。

他解釋,‘再燃’是指說病人體在經歷無症狀期后又再次復發瘧疾,而在這無症狀期中,體內雖仍有瘧原蟲存在,但卻沒有任何症狀發生,為治療不完全所致。

“復發是說血液中的瘧原蟲雖染已經清除乾淨,但肝細胞中仍有瘧原蟲休眠體(hypnozoites)存在;此類的病人無症狀期約有8至24週左右,通常是在間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感染上見到。”

有“越冬”現象

他還說,溫帶地區的間日瘧休眠體會有“越冬”現象,意即患者在被蚊子叮咬后到隔年年初才復發;重複感染指的是患者體內的病原體,已經清除完畢后,又在遭受新的病原體感染,臨床上很難與再發作區分。

盡量避免遭蚊蟲叮咬

張志強說,目前我國居住在森林地區,及經常接觸獼猴和猴子的動物飼養員,都是患上“諾氏瘧原蟲瘧症”高風險一群,但其防治方法還是依賴藥物治療、消滅瘧蚊,和避免蚊蟲叮咬等措施。

他說,瘧疾的確切診斷必須通過血液檢測,一旦測出患病,可通過一系列的治療方式來治癒。

活躍時間為傍晚

“傳播上述病菌的蚊蟲,與骨痛熱症的黑斑蚊活躍時間相似,即是傍晚5時至7時之間,因此民眾可在這期間減少戶外活動,或者使用驅蟲噴霧。民眾也可在居住的地方安置蚊帳,防止蚊蟲飛入屋內,叮咬家人。”

張志強說,防止蚊蟲叮咬以阻斷瘧疾傳播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說清除積水,或是在特定開放水域施藥,避免病媒蚊孳生。

他認為,政府也可通過衛生教育,以提升人們對于瘧疾防治的認知,因這能夠促使民眾及早就醫,增加治療后的存活率。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