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思老家的故事.未來第3座人工島所在 聽,美湖人的聲音……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鄉思老家的故事.未來第3座人工島所在 聽,美湖人的聲音……

陳愛梅坐上爸爸的漁船出海,從海上遙望自己生長的美湖村。
陳愛梅坐上爸爸的漁船出海,從海上遙望自己生長的美湖村。

受訪人:陳愛梅博士(39歲)
老家 :美湖
備註:部分資料參考自陳愛梅論文《廟宇、神明與乩童─馬來西亞檳城美湖華人傳統信仰的傳承與演變》



2015年12月的某一天,陳愛梅召集了幾個朋友,登上他父親的漁船,駛到美湖外海去看看自己的老家。他們是想親眼看看,那個建議中的填海打造人工島計劃,範圍究竟有多大。雖然她在霹靂金寶拉曼大學教書,時不時仍會回到老家。她很關注填海計劃,這與她老家的未來命運息息相關。

她一再強調,自己並非反對填海。只是政府在做任何決定時,必須考慮到受影響社區的想法。雖然從地圖上看,兩座人工島的填海範圍還沒到美湖來,但美湖海域是未來第三座人工島所在處。她與家人住了五代人的美湖,未來命運是充滿變數的。她認為,在那裡住了好幾代的居民,政府必須聆聽他們的聲音。

收集歷史資料出版



研究歷史是陳愛梅的專業,她也用這個方式來表達對美湖的感情。前年開始,她就著手收集與美湖有關的歷史資料,回到村裡做口述歷史記錄,寫成論文發表。她的目標是希望幾年后可出版一本與美湖歷史有關的書。

她受訪時說,美湖是馬來西亞現存不多自然形成的華人鄉村,這與當年因政治因素而形成的華人新村不同。最早來到美湖的有兩大群體,即客家人與海陸豐,其中又以姓陳者為多。這些在家大門上掛著“穎川”堂號的居民都有一個共祖,就是中國廣東陸豐上陳村。村民的先人早年就是集體從上陳村南來,並落腳在美湖,家家都靠捕魚為生。

豬農遷來改變環境

在檳城人印象中,美湖除了是一個漁村,那裡也有養豬農。不過豬農並不在最早來到美湖的那一批人當中。豬農是在1970年代,時任檳州首席部長林蒼祐發展峇六拜工業區時,才遷到美湖的受影響者。豬農的到來改變了美湖的自然環境,那裡開始飄起豬屎味,沙灘與海水也受到養豬場污水排放污染。

這么多年過去,空氣中飄揚的豬屎味也成為美湖的一部分了,從外遷來的豬農與后代也融入了美湖村的文化。陳愛梅希望從不同角度告訴后人這個小漁村的故事,她的研究工作還在繼續,美湖更多有趣的歷史將曝光!

1820年地圖已有美湖地名

美湖是檳城西南端終點的一個漁村,至今仍是由來回各一條車道的公路連接外界。事實上,美湖人本身稱自己住的村子為“尾湖”,外人才稱那裡為“美湖”。從稱呼這個地方的方式,就可判斷出是不是當地人。

“尾湖”該是美湖最初的名字,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就是檳島西南部最尾端的一處海灣,背山望海,風平浪靜,是適合定居的好地方。從公芭方向來的人們穿過一座小橋進入村子,走大約一公里路就來到盡頭,再走過去就是上山了。

到義山做記錄工作

要查出一個社區最早在什么年代開始有人,研究墳墓是個很好的方法。早年的美湖居民,去世后都會葬在美湖水長華人義山。這座義山只供美湖及水長居民安葬,陳愛梅在去年的清明節,曾帶領學生到那裡進行墓碑記錄,他們也找到一個立于同治戊辰年(1868年)的石碑,上面刻有“公芭大灣廣東墳地”字樣。

他們總共記錄到300多個墓碑,不過陳愛梅相信仍有一些因年久倒塌而被埋在地下的墓碑等待發現。她在下一個清明節會繼續到義山做記錄工作。

陳愛梅在國家檔案局找到一份誌期1820年的檳城地圖,上面標示著“Tullo Gurtasanggul Bay”的海灣,是標有美湖地名的最古老地圖。而在另一份1853年的老地圖中,則標有“Tanjong Gertak Sanggul”地名。說明在19世紀60年代以前,來自中國廣東省的移民已聚居在美湖及鄰近地區。

再也沒有亞答屋

陳愛梅從家裡的相簿找到兩張老照片,從中可一窺美湖早年的面貌。那應該是他父親年輕的年代,美湖的屋子都是亞答屋。到了今日除了那些屋子都成為磚板屋外,美湖的面貌其實並沒多大改變。

她說,她讀中學的年代,美湖的治安很好。居民家的大門平日都只是虛掩,即使沒人在家,有時候他們也不鎖門。不過后來美湖一度成為印尼亞齊偷渡客登陸地點,居民對治安也開始擔心起來。

七八十年代的美湖村民依然以捕魚為主要職業,后來豬農遷入村子后,隨著時代改變,村民從事的職業也漸漸多元化。有在工業區工廠任職、管理果園及割膠等,離開美湖到外尋求發展的年輕人也很多。

從瀑布接引山水

在陳愛梅小時候,美湖是一個沒有自來水的漁村。當時家裡用的水都是接引過來的山水。而這些山水是來自山上的瀑布。

家裡長輩告訴她,以前美湖山上有兩道瀑布,村裡人用的水都是那裡來的,站在山下就可看到兩道瀑布從山上流下來。不過在她出生后的年代,瀑布只剩下一道罷了。而在她2002年赴台灣留學回來后,瀑布已經沒有了。

村裡的老人家也告訴她,早年兩道瀑布的水流很強大,因此村裡人都稱瀑布為“旺旺港”(福建話),后來瀑布的水才越變越少。瀑布所在位置就是廣福宮正對面的山上,村民當年也是選擇在瀑布正對面建造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廣福宮。

最期待過年

她說,小時候家裡很窮,物質貧乏,過年是他們期待的節日,也是美湖最熱鬧的時候。美湖村擁有自己的醒獅團,大年初一一早醒獅團就會開始在村裡家家戶戶採青拜年。

而多數先輩從廣東來的美湖,至今仍有幾戶人家保持中秋節時拜月亮的習俗。

1100村民竟有9華人廟

一個小小的美湖村,村民只有1100人(根據美湖鄉村發展委員會在2015年的調查統計)左右,原來有多達9間華人廟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廣福宮。

廣福宮是美湖最大、年份最久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廟宇,廟內主祀清水祖師。這也是陳愛梅目前仍不明白的一點,在先輩來自廣東,多數村民靠捕魚為生的美湖,代表性廟宇主祀卻是福建人的神明清水祖師,而不是許多漁村會供奉的媽祖或其他神明。

她說,廣福宮是美湖眾廟之首,也是“地頭神”。在村裡重要的節慶或神誕活動中,都能看出這間廟在村裡的崇高地位。例如,每年農曆新年的除夕夜,美湖村裡的醒獅團一定會在廣福宮前做高椿舞獅表演,而村民都會湧到廟裡上香。

她說,廣福宮每年都舉辦兩次的酬神戲,即農曆五月的拿督公誕和十一月的清水祖師誕。美湖一向有各處神明受邀參與廣福宮神誕的傳統,除非是1980年代后建立的廟宇,才沒有參與這項傳統。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