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關不關太多要考量 捨,真能得?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微小關不關太多要考量 捨,真能得?

20160105mc62-fpa



獨家報導:丘惠萍
(吉隆坡4日訊)今天是全國學校新學年開課日,各地幾乎面臨關閉的微型華小問題,“循例”浮出台面──很多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

今年的微型華小問題也和往年一樣,即出現“一個人的華小”、“學生人數減少、“新學年零新生”、“華小零華裔生,靠友族學生撐場”,甚至“家協提供獎勵,力保有學生就讀”的景況。

華教人士、華小董家協和教育部,一直以來都對微型華小的問題各持己見;站在華教人士的立場,董家協不願意關閉或搬遷微型華小,主要出于地方情懷,畢竟那是先賢辛苦創辦的華校,一磚一瓦都有感情。



加上遷校工程也不簡單;除了需要考慮經費來源,遷校程序也相當繁瑣。

全國校長職工會副總會長王仕發告訴《中國報》,一般上,屬于地方性的微型華小,人們對它都會有多一份情意結,這是為何一些微型華小即使學生少之又少,甚至零學生,有關學校的董家協還是想辦法保留它。

“他們往往會想到,關了一所微型華小,地方上就少一所華小;即便是搬遷華小,該地方還是少一所華小。”

他說,除了地方情懷,遷校過程也委實不簡單,不是口頭說搬就搬,背后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思考,如遷校經費來源、遷校地點、文件處理及各種繁雜程序,都很吃力和頭痛。

怕關了沒得建
吳建成:華社自我保護

林連玉基金主席吳建成校長說,華社之所以不捨得關閉華小,是因政府長期沒有增建新華小,進而形成華社這種“華小一所都不能少”的自我保護心態。

他說,政府確實投資不少錢在教育領域,可惜缺乏完善的規劃,正如政府並沒有按照一個地區的華裔人口需求,適當地增建華小;否則,若政府向來是開放看待和發展華小,即在需要的時候增建華小,同時關閉應該關閉的華小,當華小維持在健康的“新陳代謝”,華社也會平常心接受。

他續說,但現有的“政治平衡”原則是,華小數量不能增加,只能保持,這是華社捨不得關閉微型華小的原因,擔心關了一間微型華小,從此就少一間華小,換句話說,政府卻不會增建新華小。

他認為,學校學生增加或減少,是社會及經濟發展的結果,必要時,原則上同意遷校,唯視政府是否按照人口及地方發展需求,給予華小一臂之力,各方面協助遷校而已。

王仕發:遷校需龐大經費
董事部左右為難

針對教育部副部長張盛聞促請董家協為救微型華小,不應固執,尤其面對零學生窘局時,應選擇關閉或搬遷學校,王仕發接受《中國報》電訪時說,微型華小面對學生減少,甚至是零學生時,董事部其實也左右為難。

“當一所學校只剩下一名學生,它已不能像一般學校正常運作,並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缺乏完整,比如單丁一名學生,他就不能與其他同學互動學習,也無法學習過團體生活,所以搬遷學校還是辦法之一。”

詢及國內華小遷校情況,王校長說,過去10多年,都有約20所華小遷校,迄今,不少郊外學校成功搬遷到蕉賴康樂、蒲種等華人人口密集的地區。

他分析,遷校需要龐大經費,遷校之后,也需要經濟維持,錢從哪裡來?教育部是否提供遷校津貼或資金援助?這是都是學校董事部需要考慮的問題。

國內各州微型華小情況

*雪州福隆港華小今年沒有新生報讀,去年唯一的三年級學生陳其賢,今年升上四年級,是該校僅有一名學生。

*霹靂州太平大直弄益華華小在新學年,只迎來一名新生,也是該校僅有的一名學生。霹州大會堂捐獻3000令吉給溫勝俊,充作援助經費。

*學校也獲熱心人士的每月捐助500令吉充作學生生活補貼。

*檳城威北本那牙益僑華小在新學年面對“零”新生的窘境,董事部津貼每個月400令吉給一名食堂業者兼當司機,每天載送4名學生上下課。

*彭州百樂縣金馬梳華小今年沒有新生來源,僅有6名其他年級的印裔學生。

*柔佛昔加末中央華小今年喜迎一名新生;該校董事部也每天津貼40令吉給其中一名學生家長,充作車馬費。

*吉打州指南華小在開學日,僅有一名一年級新生前來報到。

*檳島喬治市多所微型華小開辦特殊教育班,成為學生來源的最大支柱。

*位于吉打馬泰邊境的高華華小迎來22名新生,其中泰裔佔多數,共有11名、巫裔10名,華裔則只有1名。

*森屬晏斗鳥魯干中華小,隨著一名學生于去年畢業,今年等不到任何新生到來,全校僅有兩名學生苦撐。

*檳城瓜拉姆拉光育華小今年迎來2名新生,但2年級班,因沒學生而開不成。

*來自霹靂華都牙也埔地的泥機司機蔡慶松,為不讓學校面臨關閉,將孩子送往埔地華小就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