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地:真醫生假文青── 活下去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林韋地:真醫生假文青── 活下去

最近看了兩部真人真事改編,關于從災難中生還的電影——《33》和《In the Heart of the Sea》。



《33》改編自2010年智利科皮亞波礦災,33名礦工在礦坑崩塌后,被困在地底700公尺深處,事件發生后就得到智利中央政府的關注,以鑽孔機試圖找出礦工位置。16天后,救援人員聽到敲打鑽孔機聲音,礦工在鑽孔機上繫紙條,上面寫著“我們33人全都平安待在避難處”,因此這起事件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大量資源投入救援計劃,被困70日后,33名礦工在全球直播下,奇蹟地全數被救出。

因為這次事件不過是幾年前的事,所以網上都可輕易找到大量相關影片和新聞。電影裡有個很搶眼的角色,是主導這次救援行動的智利礦業部長高爾柏內。我很好奇他在現實生活裡后來的際遇,特別上網找了他的相關資料,他因為成功處理這次礦災,而成為智利的政治明星,2013年原本要參選智利總統,結果因他之前任職公司的財務醜聞而退選。

另一部《In the Heart of the Sea》電影宣傳說,是關于一個啟發了赫爾曼梅爾維爾創作《白鯨記》的故事,其實是改編自2000年的同名書《In the Heart of the Sea: The Tragedy of the Whaleship Essex》,發生在1820年的真實捕鯨船難。



電影在一些細節的設定做了修改,但我覺得原來的真實故事更有趣,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州,南塔克特島的捕鯨船艾塞克斯號,在南美洲以西3700公里處被鯨魚撞沉,船員逃到三艘小船上,船長Pollard本想向西到離沉船點最近的馬克薩斯群島,可是因船員擔心島上有食人族,而決定試圖直接回到南美洲。結果,他們飄流到南太平洋上的亨德森島,可是島上的食物和淡水非常少,所有人呆下來只會餓死,決定再次啟航,三名不願意離開的船員留下。

他們原本期望自己可以扺達復活節島,一個星期后,他們認定自己已過于偏南,決定朝離南美洲不遠的魯賓遜克魯索島前進。最終三艘小船有一艘失蹤,只餘兩艘只有五人獲救,得知亨德森島上還有三名船員,一艘澳洲貿易船前往該島將奄奄一息的三人救回。赫爾曼梅爾維爾猜測,如果一開始就依船長Pollard所言,向西航向馬克薩斯群島,或許所有人都能生還。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受困于絕境,無論是地底下,大海上還是太空裡,要活下去就需要食物和水。兩部電影都有眾人分配食物和水的情節,《33》是喜劇,食物和水耗盡后,礦工們就被發現了。《In the Heart of the Sea》就殘酷得多,有船員死了,其他人就分食他的屍體。更有甚者,船長Pollard的小船上最后剩四個人,決定抽籤殺死一人,讓其他三人得以吃他的屍體活下去。活下去的故事是動人的,與活下去無關和寫下去有關的是,無意間讀到《白鯨記》出版后,第一年裡只賣了五本。

林韋地-在新加坡當醫生、“草根書室”董事,曾獲花蹤文學獎、大馬中文部落格祭最佳藝文部落格獎。出版文集《在第一本書之前》、《不可一世》、《于是》、《兩醫之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