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股開盤再挫5% 亞股告跌慘兮兮
(吉隆坡11日訊)亞洲股市開年至今瀉不停!國際油價再跌2%,中國股市本週開盤大跌,歷經上週波動仍驚魂未定的亞股今日挫近2%,馬股亦直往南下。
人民幣于2016年甫開市第一週兌美元匯率便創下自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中國股市上週更是2度跌停市,迫使中國證監會緊急宣布暫停熔斷機制,區域股市大多在中國股市引領下終場回穩。
原以為吉兆有望延續至本週,豈料海外利空不斷,區域股市包括馬股在內本週開市節節敗退;尤其中國股市再大跌5%至6%。
富馬隆綜指休市掛1645.13點,挫12.48點,半日交投10億312萬8260股;最低跌13.50點至1644.11點。閉市時,富馬隆綜指報1637.59點,跌20.02點,下跌股657隻,19億781萬4560股易手。
外圍推動續盤整
根據“路透社”,美國股市開年首周跌6.2%錄得歷年來同期最差表現,加上投資者對中國政府經濟管理能力存疑,紛紛買入日圓和主權債務避險,以致亞洲股市今日大跌。
深圳綜證指數閉市時大跌130.62點或6.60%,報1848.10點;中國上海綜證指數則挫169.71點或5.33%,收在3016.70點。
新加坡海峽指數更跌破2700點,盤中挫51.77點,報2699.46點。
另外,艾芬黃氏資本研究指出,由中國股市拋售潮引發的悲觀市場情緒,加上人民幣貶值,及西亞地區的緊張局勢,均可能拖累馬股走低。
“令吉匯率走軟、油價跌跌不休、美元走強,為本地市場帶來負面衝擊。富馬隆綜指料在外圍情況推動下持續盤整。”
台韓外資流出最嚴重
新一年,全球市場即被中股暴跌與人民幣重貶黑天鵝襲擊,衝擊投資信心,國際資金上週更從亞股“大提款”,尤以台韓股市資金失血最嚴重。
由于台灣與韓國股市流動性佳,在資金撤離時首當其衝。
MIDF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上週台灣股市外資流出高達11.66億美元(約51億令吉),韓國股市則遭撤出5.16億美元(約22.6億令吉),為亞股賣超之最;相比馬股外資流出1億4020萬美元(約6.2億令吉)較輕微。
摩根投信指出,今年以來,亞洲仍普遍承受資金退出的壓力,惟在財務體質相對健康的支撐下,可靜待國際利空釐清,資金有望回流。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指出,今年一開春就重演去年第3季震盪行情,特別是人民幣加速貶值,人民銀行調降中間價、A股因熔斷機制大幅震盪,及國際能源價續重挫、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等,使全球風險性資產震盪下挫,外資更相繼逃離亞洲市場。
他說,新興亞洲擁有人口紅利等利多加持,各國財務基本面仍相對其他新興國家來得健康,因此待國際利空釐清后,資金一旦歸隊新興市場時,新興亞洲仍為首選。
投資者投資黃金避險
令吉再貶至4.4
市場負面氛圍至今不散,投資者興趣缺缺且為避險轉而投資黃金,以致令吉週一(11日)早盤兌美元走貶至4.4水平。
根據國行網站匯價,令吉兌美元今早9時開盤報4.4150,低于上週五(8日)閉市的4.3900;截至下午5時則報4.3800。
“馬新社”引述交易商報導,市場上周的負面氛圍延續至今,投資者為避險紛紛轉投黃金,故令吉走勢仍示弱。
他補充,市場正等待中國人民銀行設立人民幣匯率指導的下一步行動。
同時,截至下午5時,令吉兌新元走低至3.0512,比較上週五閉市的3.0550;兌人民幣則下滑至0.6663,對比上週五的0.6665。
令吉兌英鎊揚至6.3817,相比上週五的6.4182;兌歐元則升至4.7681,對比週五的4.7737。
油價再挫超過2%
交易商失信心
油價踏入2016年至今已挫10%,交易商幾乎對油市復甦失去信心,並認為油價絕有可能深跌至每桶20美元。
截至週一(11日)下午7時半,倫敦布蘭特原油(Brent)2月期貨跌68美分(約2.98令吉),至32.87美元(約144.05令吉);紐約原油2月期貨下滑58美分(約2.54令吉),達32.58美元(約142.78令吉)。
由于產量飆升,供過于求,油價自2014年中期至今已下跌超過70%。分析師指出,中國經濟放緩,加上當地股市2度上演中途停止交易戲碼,是油价和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
同時,巴克萊銀行(Barclays)報告稱:“中國原油數据開始反映當地疲弱的經濟活動。中國原油需求在去年11月按月收縮4.9%(平均每天53萬7300桶);按年則跌2%(平均每天21萬6700桶)。”
另外,新加坡交易所則指出,中國的宏觀趨勢仍是商品價格的主要指標。
經濟受外圍衝擊
穆迪降大馬評級展望
評級機構穆迪將馬來西亞評級展望由正面下調至穩定,主權債信用評級維持A3,主要因外部環境變化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穆迪指,過去一年馬來西亞增長和外部信貸指標持續惡化,外部環境變化亦降低政府收入,出現大量資本外流、經常賬項盈余萎縮,匯率大幅貶值及外匯儲備減少等。
另外,國內經濟嚴重不平衡,家庭負債水平仍然偏高,為增長帶來風險。
種種因素令穆迪狠下決心下調評級展望,現時與其余兩家評級機構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