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過剩.強勢美元 油價低不見底 產油國貨幣續貶
未有提前償債風險
馬企料重組外幣債務
(吉隆坡12日訊)美聯儲正式升息之后,美元走勢“沒有最強、只有更強”,令吉卻一貶再貶,不過經濟分析師相信,國內企業舉外債的市場規則不同,會重組外幣債務,但不會像中國企業般一窩蜂提前償債。
豐隆投資研究經濟分析師徐克宇回應《中國報》詢問時指出,1998年金融風暴過后,國家銀行已提高警惕,企業欲舉外債今非昔比,需符合數項條件,故提前償外債的風險不复在。
1998年金融風暴大馬企業持有高額外債,當時令吉遭狙擊並勁貶后引發市場恐慌,企業無力償債而接連倒閉,進而催生金融危機。
“那次危機過后,國行更謹慎處理企業發行外幣債券申請,會額外要求企業提供外國資產及外匯收入證明,才評估是否有能力發行外債。”
他指出,此做法是為了避免出現貨幣錯配(currency mismatch),將匯率風險減至最低。
“現在市場上持有外幣債券的公司以大型企業居多,並且有出口收入、外匯資產等做后盾,很少會出現中國企業這一股風潮。”
“彭博社”上週報導指出,美元走挺及人民幣貶值預期下,數年前大肆借入美元的中資企業或開始提前贖回債務,降低外匯風險。
大規模貨幣錯配對一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匯率政策的靈活性和產出會造成巨大不利,甚至引發貨幣或金融危機。
徐克宇指出,若有必要,本地企業會一般採取債務重組或類似再融資的做法,先償還美元債務,再借入當地貨幣債務,此做法也可減低風險。
傾向國內融資
從金融風暴中“燒到手”,國內游資充裕,大馬中小企業傾向國內融資,更加沒有償還外債之虞。
徐克宇指出,現實一點的說法,目前國內市場發行外債的公司以大企業居多,中小企業已鮮少曝險于外債。
“當年危機過后,國內企業其實普遍已汲取教訓,在游資充裕之下,中小企業也不需要借外債,所以大幅減少了這類型的憂慮。”
再者,大馬近年來慢慢將貿易貨幣從美元多元化,近期已可選用人民幣進行直接結算,企業受貨幣波動的風險可以再降至更低。
跌至17美元俄羅斯有難
油價暴跌引發各界憂慮,分析師指出,油價跌至30美元,全球20大產油國有40%已無法獲利,美國三分之一油商受波及,跌至每桶17美元(約75令吉)俄羅斯有難。
馬銀行投銀報告指出,現有水平之下全球20大產油國已有40%不獲利,包括俄羅斯在內30%,跌至每桶20美元(約88令吉)仍可存活。
小油商積欠約575億
“一旦跌破17美元,俄羅斯將破產,不過大馬不曾公布產油成本,2016年油價波動還是會持續。”
“中央社”報導則引述專家分析,油價目前接近每桶30美元,三分之一美國石油廠商瀕臨破產。
報導指出,這波油價下滑將重創美石油產業,高盛集團和摩根史丹利、花旗集團皆預測油價將滑過30美元關卡,向20美元探底。
Wolfe證券研究機構統計,三分之一油氣大廠面臨破產,2017年中料重整。若油價能重回每桶50美元(約221令吉),有些油商還可能生存下去。
截至目前,這波經濟衰退及油價下跌已有超過30家小型油商總計因積欠超過130億美元(約575億令吉),申請破產保護。
摩根士丹利形容這波景況遠較1986年時還慘,也比1970年以來,過去5次油價重挫的任何一次,時間都長、價格且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