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2010至2013年死因報告》 心血管疾病頭號殺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統計局《2010至2013年死因報告》 心血管疾病頭號殺手

(吉隆坡12日訊)統計局《2010至2013年死因報告》顯示,心血管疾病仍是國人的“頭號殺手”,其他主要死因依序為肺炎、腦血管疾病、敗血病及車禍意外。



報告指出,在2012和2013年,上述國內5大死因排位維持不變,其他主要死因還包括氣管、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肝病、源自產期的狀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先天性畸形、變形與染色體異常等。

報告說,以性別區分來看,大馬男性在2012及2013年的主要死因,首位同樣是心血管疾病;佔據女性主要死因榜首的,則是肺炎。

女性多死於肺炎



值得注意的是,大馬女性主要死因除了肺炎、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敗血症,排行第5的致死疾病是乳房惡性腫瘤。

報告說,在2012年死亡的大馬人,數量高達13萬8700人,到了2013年更增至14萬2200人;2年的總死亡率(CDR)同樣是每1000人有4.7人。

報告指出,在2012年和2013年過世的男性,分別是7萬9900人和8萬1900人,同樣佔據57.6%;女性則分別是5萬8800人和6萬300人,同樣佔據42.4%。

報告分析,不同年齡群也有不同的主要死因,在2013年,其中0歲至14歲的第一死因是源自產期的狀況;15至64歲是心血管疾病;超過65歲者的主要死因則是肺炎。

報告說,在這2年內,初生嬰兒的死亡人數也略有減少,從2012年的3277人,減至2013年的3199人;但死亡率卻從每1000個新生命6.2人,微增至6.3人。

妊娠死亡人數微降

懷胎準媽媽風險大,其中懷孕、分娩和產後疾病是死亡的首要主因,但國內妊娠死亡人數已從2012年的122人,微降至2013年的108人。

報告說,妊娠死亡的定義包括一名孕婦在分娩時,或分娩後42天內死亡,或在懷孕期間疏忽流產,或因妊娠疾病導致死亡,而非因意外或巧合。

報告指出,每10萬個新生命誕生時,妊娠死亡率在2012年是23.2人,2013年則降至21.4人。

妊娠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懷孕、分娩和產後疾病、產科栓塞、產後出血、妊娠毒血症、子宮外孕等。

印裔死亡率最高

國內三大種族中,尤以印裔死亡率最高,即在2013年每1000人有6.3人死亡;華裔和巫裔則各有5.7人和4.8人。

在2012年,印裔、華裔和巫裔死亡率分別是6.1人、5.6人和4.7人,與2013年相比有上升跡象。

至於各族群的主要死因,首名同樣都是心血管疾病,其中印裔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在2012和2013年分別佔了主要死因的19.3%和18.5%。

其他死因則依序包括肺炎、腦血管疾病、車禍意外、敗血症、氣管、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等。

大馬10大主要死因
2012年 2013年
1 心血管疾病(14.0%) 心血管疾病(13.7%)
2 肺炎(11.2%) 肺炎(12.3%)
3 腦血管疾病(7.3%) 腦血管疾病(7.0%)
4 敗血病(6.5%) 敗血病(6.2%)
5 車禍意外(6.4%) 車禍意外(6.1%)
6 氣管、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2.4%) 氣管、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2.4%)
7 肝病(1.8%) 肝病(1.8%)
8 源自產期的狀況(1.7%) 源自產期的狀況(1.7%)
9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6%)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6%)
10 先天性畸形、變形與染色體異常(1.4%) 乳房惡性腫瘤(1.4%)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