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纵贯线.创作与翻译的结晶 写一本福建诗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北马纵贯线.创作与翻译的结晶 写一本福建诗

热爱槟城福建话的黄启灏花了许多时间与心血,终于出版第一本福建话诗集。
热爱槟城福建话的黄启灏花了许多时间与心血,终于出版第一本福建话诗集。

报导:蔡爱卿
翻开《过说》这本书,虽然里头有很多中文字,但是读起来一点不容易,单是《过说》这书名,已经叫人摸不著头脑。因为它是一本以槟城福建话写就的诗集,从前言、作者简介到内容,用的都是槟城福建话。



这是近年来积极推广方言的庇能福建话协会主席黄启灏,所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用他心爱的槟城福建话来写。黄启灏写诗已有一段时日,并数次受邀在公开场合朗诵福建诗。出版诗集,是他往另一个里程碑的开始,而他是与另一名受纯英文教育的女诗人雅斯敏合作,一起展开这段旅程。他们各自交出13首诗,再互相翻译对方的作品,黄启灏用福建话翻译雅斯敏的英文诗,雅斯敏则用英文翻译黄启灏的福建诗。

这本书的名字非常有趣,叫《过说》,英文是《Found In Translation》,“过说”直译为福建话听起来不就是“解释”吗?但为什么不用“解释”而要用“过说”?只有黄启灏解释之后,我们才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他受访时说,这本书是先有英文书名的。两年前他与雅斯敏第一次受邀公开朗诵诗时,就是用各自的语言朗诵对方的诗,得到热烈反应。雅斯敏的丈夫形容他俩是“在翻译中找到对方”(found each other in translation),他们都非常喜欢这句话,决定用来作为未来新书的名字。



英文名有了,中文书名可叫他十分伤脑筋,因为必须与英文名互相呼应。他发现人们日常在讲福建话时常用到“过”这个词,是重新、再来的意思。如“过做”是再做一次、“过写”就是再写一次。而且这种用法只在槟城福建话中出现。

他说,他与雅斯敏的翻译行为,就是将对方的故事重新解释、再说一遍,即“过说”。而在槟城福建话中有些人说到解释这个词时,发音正是“过说”。于是他决定用“过说”来当书名。

了解内容二度创作

黄启灏与雅斯敏是投契的好朋友,两人都用自己喜欢又熟悉的语言来写诗。但如果要翻译成另一种语文,就有点考功力了。两人都不是用直译的方式来翻译对方的诗,而是先了解诗歌内涵,再用自己的语文写出来,这是在原诗上的二度创作。

黄启灏说,他翻译雅斯敏的英文诗没问题,对于不谙中文的雅斯敏,他必须先写一个英文直译版本,再让雅诗敏去消化。

他说,中文字与英文有各自局限,有时无法准确译出对方诗文的涵义,他们就在不乖离原本涵义下,重新创作一首诗。这种做法又更符合“过说”的意思了。

努力学习福建话词汇

虽然黄启灏写的诗都不长,用的文字很少。但要寻找出这些词句, 却让他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他的中文与英文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如果要求用百分百福建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用词都需要停下来想一想。

他说,他能在诗中使用自己想要的任何一个福建话词句,都是逼出来的结果。首先就是逼自己每天都讲福建话,只是讲话对象懂得听,他都跟对方说福建话。

“很多人会说,福建话里很多词找不到,这是错的。这些词并非找不到,而是我们遗失掉了。很多明明会说福建话的人,一起坐下来不是说华语就是英语,这样下去,福建词汇哪有不遗失的理由?”

虽然已经每日很努力地说福建话,但他承认自己能掌握的福建话词汇还是有限,在谈话时必须穿插华语、英语才能表达自己,可见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路程。

他还购买大量工具书、日常收集福建话词汇、参加相关研讨会来学习更多词汇。

《过说》不是一本容易看懂的书,但其实它并没那么难。黄启灏认为这只是阅读习惯的问题,我们不习惯看方言写的书,所以很难读懂。如果多花点时间去读与了解其内容,再读其他书就不会觉得难了。

《过说》目前已在椰脚街独立书店Gerak Budaya以及浮罗山背书屋上架,读者也可亲自向黄启灏订购,联络电话是017-4784276。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