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榮:永平扶輪社的創舉
已有110年歷史的國際扶輪社,在永平創立分社,創社社長拿督劉文興甫上任就把提升教育水平視為首要目標,矢志推動“使命計劃”,通過教育消除貧窮。
在這項計劃下,永平扶輪社今年將津貼每人最高500令吉補習費予100名有需要的中小學生。為此,該社將尋找認養人,每月或每年捐獻固定數額,幫助有心讀書但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參加補習班,加強三語及數學科成績。
劉文興出身貧窮,小學五年級就開始幫母親割膠,從初中到高中,都是大清早割完膠才去上學;負笈台灣深造時,也靠大馬福建社團聯合會每年2000令吉獎學金,才完成學業。
因為苦過、窮過,所以劉文興知道那種滋味不好受,也深信通過教育可以脫離貧窮,所以去年他以母親林秀寶名義,在永平中學設立獎學金,每年資助6名清寒學生,如今更通過永平扶輪社,提供補習津貼幫助清寒學生。
古人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雖然這沒有絕對的必然性,但受教育水平越高、掌握知識越多,可以學到別人經驗,就能少走彎路,發現成功捷徑。
今時不同往日,上一代若出生在二戰前後,可能連上學機會都沒有,或只能完成小學教育就被迫輟學,出外工作幫補家用;但現代父母普遍重視子女教育,兩三歲開始就讓孩子參加安親班、陪讀班、才藝班等,甚至剛踏入學校就要參加補習班,以免跟不上學習進度。
學生忙著補習
目前補習中心林立,課程林林總總,學生放學後還要忙著補習,已不是新鮮事。有時補習純粹是“跟風”,看到哪裡有好老師,就一窩蜂湧過去,但如果有心學習,補習班仍有其作用。
永平扶輪社這項津貼補習費計劃,可說是一項創舉,如果能有善心教師一起配合,借用學校課室開班,用象徵式收費幫助清寒學生補習,提高學業成績,尤其是三語掌握能力,相信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