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塞塞塞返乡再累也甘心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主题故事.塞塞塞返乡再累也甘心

报导:谭络瑜
图:受访者提供



还有三个星期就要过年了,人在异乡的游子开始张罗回乡的车票、机票,准备回家与久违的父母、亲友团聚。
商场里,到处一片红通通、喜气洋洋。
但是,林峻钰的家乡关丹,处处可见“红土”、“红海”,叫人高兴不起来,也让回乡的游子心情有点沉重……

30岁的林峻钰离开家乡关丹到吉隆坡已有11年,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留下来工作、成家,一眨眼已经做了11年游子。

每次回乡过年,都要费一番折腾,开长途车就免不了塞车。峻钰每年平均回乡五六次,探望家里的父母,新年一定回家过年。幸而他的工作较有弹性,可以提前几天回乡,避开最塞车的时刻。

吉隆坡到关丹,平常只需3个小时,新年大塞车,可怜回乡游子塞到怕,他试过花了10个小时,才从关丹回到吉隆坡。去年成家后,他与太太先提早回关丹,年初二南下到太太娘家柔佛昔加末,年初五回吉隆坡,同样也是塞到爆。今年过年,他也将是西海岸-东海岸-西海岸两边跑,但回家过年这么开心的事,塞车再累也心甘情愿。



峻钰形容自己的家乡时这么说:关丹,是一个宁静的沿海城巿,生活步调比首都悠闲得多,空气很好,有美丽的森林、渔村。可惜,现在的关丹因为快速发展,自然资源没有节制地采集,环境受到很大破坏。

林峻钰:希望家乡关丹的环境污染问题,获得正视和控制。
林峻钰:希望家乡关丹的环境污染问题,获得正视和控制。

家乡染红,游子心痛

最近关丹又成为新闻焦点,铝土矿开采令土地和海洋变成红色,瞩目惊心。看见家乡变成如此,像峻钰这些身在外地的关丹人,感到痛心、担心又无奈。

前几年,他与朋友、同乡参加了在吉隆坡反莱纳斯稀土厂活动,上街表达了心声,但始终无法阻止稀土厂落成运作。而铝土矿污染也并非近期才出现,他记得约一年前开始,他从前小学所在的山区,就已经因为铝土矿开采而变成一片红土。他老家在直落尖不叻附近,虽然那里海水未变红,但关丹港口附近海域的红色,也令他深为担忧。

意识到关丹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他身边有些朋友把父母接到吉隆坡居住,而选择留在关丹的人自有本身的原因和理由。皮肤出现敏感症状的人只能吃药,害怕吃污染的河鱼,只好吃深海鱼,人总要想办法生活下去。

关丹人离开家乡并不是这几年的事,许多年轻人为了升学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通常中学毕业后就纷纷离乡别井,到西马其他大城巿如吉隆坡、槟城、新山等地发展。峻钰算了算,与他同辈的中学同学,一直留在家乡生活的大概只有10%。

也有人在外闯荡多年后,选择回流家乡做生意。未来他会不会回返关丹定居或发展?峻钰想了想回答,环境是他考量的因素。他希望污染环境的开发会受到控制,也希望有机会教育缺乏环保意识的人,勿为短期利益牺牲下一代的居住环境,好好保护家乡这片土地。

过年回关丹和一班同学朋友拜年,开心团聚。
过年回关丹和一班同学朋友拜年,开心团聚。

浪涛是乡愁的呢喃

关丹是个好山好水的好地方,天然资源丰富。林峻钰年少时的游乐场所都在户外,在直落尖不叻海边学游泳,骑脚车上学,到Bukit Pelindung、Gua Charas、林明爬山露营,从小就在大自然里玩乐,使他成年后热爱户外活动,骑脚车、登山、潜水、攀岩什么都玩。

小时候响往出去大城巿见识,刚到吉隆坡唸书、工作时,他每逢假日就离开城巿到郊外亲近大自然,登山、攀岩、露营。即使现在住了多年,依然不喜欢城巿的塞车和人潮,他坦言,对吉隆坡这个城巿没有归属感。

居住在首都,他最想念的是家乡美丽的大海。比较起西海岸海滩,东海岸海浪更大、海水更清澈。在东海岸人心中,恐怕没有哪一片海能与家乡相比。南中国海的海浪声,是东海岸人的乡愁。

不用说,关丹海鲜也比西马城巿的更新鲜,偶尔想吃海鲜,他会到瓜拉雪兰莪去寻味。然而,最叫他怀念的家乡味却是擂茶。他习惯家乡擂茶清香自然味道,不像吉隆坡的咸、苦,每次回乡都会去吃同一家擂茶。

另外,他也想念关丹的沙爹,据他说,带过外地朋友品赏,都觉得很好吃,比加影沙爹更美味。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家乡的食物最好吃,这一点笔者完全认同。也许,吃的不只是味道,而是浓浓的乡情。

在首都吉隆坡生活超过01年,峻钰还是无法对这个繁忙城巿产生很深的感情。
在首都吉隆坡生活超过01年,峻钰还是无法对这个繁忙城巿产生很深的感情。

《大日子》在此取景

关丹(Kuantan)是我国彭亨州的首府,也是东海岸最大的城市,位于关丹河口附近,面向南中国海。人口大约34万,建于1851年,1955年彭亨州政府将首府从瓜拉立卑迁至此地。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华人矿工和商人建立了关丹最早的城镇,以及附近的锡矿如甘孟和林明。橡胶园吸引了印度的移民。

旅游业是关丹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木材工业、渔业、贸易、商业、石油、化学工业也是市内经济的重要成分。

关丹主要观光景点为直落尖不叻海滩(Teluk Cempedak),其他临近著名海滩包括黑沙滩(Batu Hitam)、巴洛(Balok)及芝拉汀(Cherating)。

马来西亚本土首部中文贺岁电影《大日子》于2010年发行,全片大部分是在关丹的米昔拉渔村拍摄。

吾爱吾乡:关丹
在东海岸人心中,恐怕没有哪一片海能与家乡相比。

「第一」皆成空
徒留雨树擒绿波

你通常怎么回乡?开车、搭巴士、搭火车、搭飞机?
试一次骑脚车回乡怎么样?因为突如其来的疯狂点子,蓝中华展开了从吉隆坡到太平的五天脚车回乡之行……

蓝中华是霹雳太平人,读华联幼儿园、华联小学、华联国中,中学毕业后北上槟城理大唸书,之后南下吉隆坡工作。近10年,他的兄弟姐妹和父母也逐一搬到吉隆坡,家人目前都在都门生活,太平老家常年空置。

他说自己只能算半个游子,现在有两个家,一个是家乡太平,一个是生活打拼的家吉隆坡。一年内总有一两次想念家乡,就会独自回太平小住几天。每年农历新年,他与家人都会在吉隆坡吃团圆饭,年初一才回太平探望亲友。

蓝中华:一个人在路途上,骑累了休息看看书。
蓝中华:一个人在路途上,骑累了休息看看书。

家乡美食,总令人牵肠挂肚

蓝中华如此形容他的家乡太平:得天独厚的历史古城,一个宁静的小城镇,没有大型商业活动和发展计划,还保留着良好的生活环境。

他最喜欢太平湖和太平山(拉律山),全马山水如此完美结合的城镇并不多。太平湖有他很多回忆,景色百看不厌,每次回乡都会走一走。

他也喜欢太平物价还不会很高,除了游客区比较贵,巿中心还可以吃到一碗3令吉多的面。在吉隆坡生活了十多年,他始终接受不了吉隆坡口味,家乡美食永远令他牵挂,比如有鸡蛋、马铃薯酱汤的吉灵面,用云吞皮做的云吞面,北马猪肠粉等等。

他小时候,父亲卖猪肠粉,因此对猪肠粉有特别的情意结。在他的心目中,猪肠粉应该是和芋头糕一起淋酱吃,到吉隆坡生活吃配酿豆腐的猪肠粉,令他很不能适应。

31项全马第一,谁人知…

太平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美丽山水,这里还有31项全马第一纪录。大家比较知道的有第一个动物园、第一个火车站、第一个博物馆,另外还有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消防局、第一个电报局等。可是,由于宣传不足,其中一些“第一”景点,连太平人本身也不知道在哪里。

蓝中华觉得,太平有许多旅游资源没有好好被珍惜、宣传,而被大部分人忽略,实在很可惜。举个例子,耸立在太平巿中心,外形像一座欧洲小教堂的美丽建筑物,很多人猜不到原来它是全马第一间消防局。空置多年,曾经被租用做纪念品中心,后来变成旅游询问中心,现在又暂时空置。全马第一座飞机场像块荒地,全马第一间电报局是间空屋……

另外,一些很有特色的景物本来可以成为景点,却因为发展洪流面临消失。太平有个景色独特的组屋洗衣坊,很快将因组屋拆除改建商业中心,“万国旗”飘扬的景色不再。巿中心历史悠久、全马第一个大巴刹搬迁成定局,老巴刹将转型艺术坊。

美丽太平湖最著名的景色是雨树“翠臂擒波”,湖畔雨树一度面临被砍掉,遭到当地居民强烈反对后,使百年雨树得以保住。蓝中华认为,雨树总有老死的一天,当局应该设法维持太平湖独特景观,比如栽种移植雨树。

近年来,越来越多发展计划,商业气息令太平开始失去原来的面貌,变得跟记忆中不一样,令中华感觉悲哀。若没有很好地构思如何维护古蹟,当历史古蹟消失,是非常可惜的事。

距离太平不远的十八丁因为文创艺术活动,由没落小渔村变成旅游景点,焕发新生命。他希望太平也有人才带头,让雨城展现新活力。

太平湖公园里面的湖中小径,除了当地人以外,鲜为人知。
太平湖公园里面的湖中小径,除了当地人以外,鲜为人知。

想方设法避塞车,直路绕成弯道!

新年回乡塞车,令人心浮气躁,但很多人因为没有其他更好选择,只好忍耐。比较回乡方法和费用,坐巴士单程30多令吉,坐火车单程28令吉,ETS火车单程47令吉,开车汽油加过路费单程约72令吉。如果一家五口坐ETS火车,来回总共要花上约500令吉,比起来还是一家人开车划算。

为了避开塞车,大家都会尽量选择提前几天,或在凌晨开车,根据中华的经验,除夕回乡车潮少很多,年初一通常不会塞车,年初三起游子开始回城,车龙再现。他试过最严重塞车,下午2时从太平开车,晚上8时才回到吉隆坡。也试过为了避塞车,从南北大道转去1号公路再转5号公路,多绕了70、80公里才回到家。

骑了280公里,终于回到太平,完成骑车回乡的壮举!
骑了280公里,终于回到太平,完成骑车回乡的壮举!

曾用5天时间,骑脚车回家

去年12月,蓝中华趁著连续有几天假期,一个人骑着折叠脚车,花了5天,从吉隆坡一路骑回太平,完成骑车回乡“壮举”。

他平时回乡不爱开车,因为会打瞌睡,多选择搭巴士或火车。反正没试过骑脚车回乡,不如就敢敢做。他过去曾有几次长途骑脚车的旅行经验,这次从吉隆坡到太平的280公里,是个人纪录。

脚车是他小时候的良伴和交通工具,太平是个极适合骑脚车的城镇。从他家骑到太平巿中心不过3公里,骑最远到后廊也不过4公里。这一次从第二个家骑回老家,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体验。

该趟回乡骑行,让他在1号公路沿途重新拜访金宝、丹绒马林、务边等小城镇,在这些见证了马来西亚锡矿业兴衰的城镇,怀缅了过去的辉煌岁月。

骑行那几天,天气炎热,中午气温高达36度,让他差点中暑。一路北上,分别在万挠、适耕庄、安顺、红土坎住一晚,最后千辛万苦骑到太平。也许因为太累,他反而没觉得太兴奋,只感到一生人只做这么一次疯狂的事就够了。

因锡矿发迹,聚集华人矿工

太平(Taiping)是霹雳州的一个市镇,在早期因锡矿而发展起来,曾是霹雳州的首府,但在1937年被怡保所取代。

“太平”的字面意思是永远平安,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市镇之一,是马来西亚最早拥有火车站、游泳池、湖滨公园、动物园及博物馆的一个地方。太平旧称是拉律,早期是华人矿工帮派血腥争斗的地方。英国殖民政府在平定这些纷争之后,将之改名为“太平”。太平也美称为“雨城”。

吾爱吾乡:太平
没有好好构思如何维护古蹟,任它消失是非常可惜的事。

飞得再远心系故乡情不移

人,离乡别井,总有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出路。虽然现在离乡很远,家乡亲爱的家人和美食始终牵绊著游子的心。

把用心建立起来的生意转变后,罗太太去年随先生离开马来西亚到台湾生活,再一次当起离家的游子。

她有两个家乡,一个是出生地怡保,另一个是成长、唸书、工作和生活多年的槟城。两个地方都有她心爱的家人、朋友和传统美食,在她心中分量一样重,乡愁也一样浓得化不开。

这次农历新年,她与先生都会回乡过年,但因为假期有限只待5天,很有可能第一次不能回怡保,留在槟城与先生家人一起度过。

她与先生这次离国,是因为先生获得一份外国公司提供的就业机会,同时二人对国内政局和政府失望。反正生意也卖掉了,觉得待在这边也没有什么突破,不如就离开,换个新环境,顺便也看看世界。

人在异乡最挂念的是家人,父母很爱旅行,还可以飞去国外探望她,但她偶尔会想到干妈妈和婆婆年纪大了,自己没什么机会拜访他们。

年初四及初五,罗太太都会与家人到这家在怡保旧街场的餐室,吃别处绝对吃不到的美味干咖哩面。
年初四及初五,罗太太都会与家人到这家在怡保旧街场的餐室,吃别处绝对吃不到的美味干咖哩面。

小心愿,返乡开图书馆

人在外国仍关心着国家,问她未来会不会回来?她回答:会,只要政府不要过分!她的梦想是买个偏僻的好地方,种些菜过退休生活。她暂时不会想回来发展事业,因为做生意总会遇到贪污问题,令她相当抗拒。她一直有个小心愿,希望可以在马来西亚开一间好图书馆,不管开在哪一州都不重要,只想可以造福孩童和促进人文发展。

移居外国几个月,慢慢适应了异乡生活,但家乡总有些东西叫她牵挂。除了家人朋友,最令她想念的当然是马来西亚食物,她已经想好了,回来一定要吃好吃的马来椰浆饭!

回家过新年最快乐的事,就是一家团聚,向亲戚拜年,与亲人聊天话家常。农历新年饭桌上的菜尾和斋菜是她的两大至爱,光是想都忍不住流口水,盼望回家那一天早点来到。

吾爱吾乡:怡保
美丽的山,清洁的空气,清甜的山水,且不缺美食。

东马双城记
一个繁忙一个闲

从砂拉越美里嫁到沙巴亚庇10年,杨慧雯习惯了繁荣大城巿的生活,但心底还是常惦念节奏悠闲的家乡,每逢过年回娘家,就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

东马游子回乡过年,最快的方法就是乘搭内陆飞机,从沙巴亚庇飞到砂拉越美里不过45分钟,一下就到了。自从孩子长大上学后,杨慧雯回家次数就少了,通常一年只有农历新年才回娘家一次。

慧雯是美里人,先生是亚庇人,10年前嫁到沙巴,虽然同是东马城巿,但生活步调很不一样,食物也不同,刚开始适应不来。比如美里没有亚庇的生肉面,砂拉越干捞面和亚庇干捞面叫法也不一样。两地食物价钱也有差,美里一碗面大约3令吉多,亚庇一碗面加料要6到7令吉,甚至比吉隆坡还贵。

初到亚庇,她对物价的差异确实难以适应。每次回到美里就觉得东西便宜,开怀大吃美食,每回家乡一次就胖几公斤。

砂拉越人杨慧雯嫁给沙巴先生,当了亚庇媳妇10年,生活美满幸福。
砂拉越人杨慧雯嫁给沙巴先生,当了亚庇媳妇10年,生活美满幸福。

美里亚庇两极比较

杨慧雯形容,美里生活没什么压力,节奏比较悠闲。相比下,亚庇生活节奏紧凑,交通繁忙,而且塞车问题越来越严重,比起吉隆坡不遑多让。她下班后顺路去接孩子,常要花一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半才回到家。虽然早已习惯了亚庇节奏,她一回到家乡,马上就能感觉到交通顺畅很多,步伐也放慢下来,非常舒服。

她觉得,美里和10年前相比有很大的改变,近年慢慢繁荣起来,回到美里还是觉得很亲切。家公家婆很喜欢生活步调舒服的美里,甚至考虑退休了搬过去住。她本身因为三个孩子还小,暂时没有这个念头,毕竟已是亚庇媳妇,在这里成家、工作,有自己的朋友和事业,而且亚庇的工作发展和兼职机会也比较多。

年节享天伦乐

以往年初二回娘家,通常待上一个星期,她哪里都不去,只留在家陪父母,妈妈会为女儿煮许多好吃的食物。她也会与从各地回乡过年的中学同学聚会,享受一年一度团聚时光。孩子们则乐坏了,因为外婆会准备许多食物,舅舅带他们到处去玩,完全是度假心情。

不过,今年她决定留在亚庇,陪家公家婆过年,过完年后才带爸爸妈妈飞到柔佛州,与在新加坡工作的弟弟会合团聚。

海马是美里的标志,象征美里延绵海岸线的魅力。
海马是美里的标志,象征美里延绵海岸线的魅力。

大马最早石油产地

美里(Miri),是砂拉越州的第二大城市,坐落在砂拉越北部,与汶莱隔邻。美里是马来西亚最早的石油生产地,所以也被称为油城。石油的开发带动了城市发展,是美里早期的主要经济支柱。后期的经济发展则着重于土产、木材业、农业、造船业、教育及旅游业。

吾爱吾乡:美里
美里生活没什么压力,节奏比较悠闲。

吉隆坡只是工作地方
根在柔佛

柔佛州小镇昔加末是篮球之乡,榴梿也闻名新马,在陈毅杰印象中是个充满好玩、好吃东西的地方。

陈毅杰来自柔佛州昔加末的广西村,柔佛州多福建人,但这个村的居民都是广西人。毅杰的父母都是胶工,一家人住在叔叔自己画图、建造的胶园小屋。胶园里住户零散,住得最近的邻居也要走两三分钟路才到。

毅杰上有五个姐姐,因年龄差得远,从小他就习惯一个人玩。据他形容,童年大部分时光都在极度寂寞里度过,喜欢自己玩爬树,或走路去最靠近的邻居家找朋友玩。在胶园里长大的孩子都会帮忙劳动,毅杰从小帮忙收胶汁,一直到高中。

他的母校大禹小学(多美的名字)是所微型华小,4、5、6年级合并一起上课。他就读6年级时,班上只有10个学生,全校一共72人。当年的小学校舍已经拆掉变成工业区,母校迁移后只保留校名招牌。

他觉得家乡是很适合居住的地方,小时候空气很好,早上迎着凉风骑摩哆,雾水凝结在眼睫毛上,湿湿凉凉。不过,现在因为多了工业区,空气素质也没以前好。从前老家晚上只听见虫鸣声,没有车声,非常安静,适合读书。可惜胶园里的老家因荒废多年,小路被野草淹没,连车都进不去。如今,许多童年记忆只保留在他的脑海和泛黄的老照片里。

陈毅杰:在柔佛州昔加末广西村出生长大,童年时内向,长大后却在广播界发展。 右图:毅杰小时住的丁能新村,距离昔加末镇不远。
陈毅杰:在柔佛州昔加末广西村出生长大,童年时内向,长大后却在广播界发展。
右图:毅杰小时住的丁能新村,距离昔加末镇不远。

乡下最有新春气氛

年纪稍大一些时,家搬到胶园外面的丁能新村,朋友才较多了起来。他常常到外婆家玩,宠爱他的阿姨会带他去昔加末街上玩,买东西给他。在外婆家过新年特别热闹,表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大家一起玩,过完年依依不舍送走玩伴,又得等下一次。外婆家的年菜让他难以忘怀,白斩鸡和酿豆腐的味道现在没人能做得出来。

孩子长大先后离家,老家只剩父母留守。17岁那年,毅杰离乡北上吉隆坡拉曼学院唸中六,之后继续北上就读槟城理大,毕业后回到都门工作生活迄今。

每逢新年,他搭坐姐姐的顺风车回乡,不需自己开车。3年前父亲去世后,因不放心让母亲独居乡下,便把她接来吉隆坡。现在除了一个姐姐在美国,一家人都定居都门,只有清明才回乡。

始终无法把城市当家

每次回乡,他都觉得家乡变化不大,意外的是,近年居然开了三家新戏院,放的多是印度戏。有一次好奇与朋友去看戏,全场只有三个观众,居然被告知取消放映。但农历新年游子回乡,小镇就热闹起来了,放贺岁片的戏院爆满。

去年没回乡过年,毅杰整个新年假期都窝在家里看贺岁片,出门到购物广场,人很多,却没有什么过年的感觉。他还是想念家乡以前过年的浓厚气氛,帮忙母亲捉鸡杀鸡准备团圆饭,一家人团聚庆祝。

在昔加末出生长大度过17年,在吉隆坡生活了12年,明年就将在此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但他始终无法把这个城巿当做自己的家乡。吉隆坡对他而言,是工作的地方,因为没有参与她的过去,难以有深厚的感情。当别人问他是哪里人,他还是会马上回答:柔佛人。

小毅杰和爸妈及五个姐姐,在老家门前拍的全家福。
小毅杰和爸妈及五个姐姐,在老家门前拍的全家福。

柔佛最北的县

昔加末(Segamat)是柔佛州最北部的一个县,主要生产橡胶和油棕,榴梿也闻名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县内除了昔加末市最大城市,还有拉美士、利民达、峇都安南、三合港、彼咯和丁能等小市镇。

2006年12月19日的大水灾,把大部分昔加末市淹没,造成极大经济损失。2010年起,昔加末改变了许多,有了不少大型发展。

吾爱吾乡:昔加末
从前老家晚上只听见虫鸣声,没有车声,非常安静适合读书。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