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小車禍,因交警辦事不力,最終成了一宗新聞。
華裔青年發生車禍,被后方轎車碰撞,報案后苦等1個月半,對方車主才報案,但遇到要他息事寧人的查案官,勸他自嘆倒楣自行理賠。
轎車被人從后而撞已很無奈,報案尋求合理賠償維修汽車,面對查案官工作怠慢,則是加倍無奈;青年向州議員求助后,驚動警區主任,事情取得神速的進展。
類似的遭遇比比皆是,到政府辦事務受到悶氣的人很多,因為官字兩個口,市井小民深怕事情搞砸了,特別是有執法權的單位,遇到難題,民眾往往選擇忍氣吞聲。
然而,這些不愉快的感受,最終會算在政府的頭上,因為公務員的態度就是政府的態度。
近10年來,市井小民對公務員的服務有了反撲現象,當遇到不平的事,人民不再沉默,而是選擇公開在政府部門面對不愉快的待遇,有者通過議員上報,有者在社交媒體渲洩,這也有機會演變成新聞事件。
政府部門的顧客是人民,身為一名顧客,到政府部門辦理事務,普遍只求辦事順暢及獲得以禮相待,政府的形象卻被“小拿破侖”腐蝕,結果人民把對政府的不滿投射在大選上。
隨著教育水平提高,面對政府部門的服務態度問題,年輕一代不像上一代,年輕人會更直接反映不滿之處,任由“小拿破侖”撒野,只會加深人民對政府的不滿,政敵也有題材可無限放大。
只要公務員秉公辦事,肯認真工作,民怨自然會減少,這件知易行難的事,只能看政府管理公務員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