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朝九不晚五──新年廣告
最近在電視上或網上,已經看見不少農曆新年廣告,大部分都是換湯不換藥,舊瓶裝新酒,內容來來去去都千篇一律,都是以溫情掛帥,販賣親情偉大、團圓可貴、不回家過年就是大逆不道、年老父母孤獨過年……
當然,有的會偏走險峰,以誇張輕鬆無厘頭,甚至恐怖古怪的手法帶出新年意義,勇氣是可嘉,可惜故事內容還是掉入一個為搞笑而搞笑的俗套,拿捏不好,分分鐘惹來非議,惡評如潮。
多年以來,新年廣告的一成不變,我們廣告人責無旁貸,一是無法改變大部分客戶的保守心理,二是在諸多限制下,我們無法想出完美點子,三是我們一直墨守成規,沒有在故事內容裡下工夫;所以,自Yasmin Ahmad離開後,我們都不再看見一個令人感動、印象深刻、一見鍾情的新年廣告。
這兩年的廣告趨勢,都是以所謂的短片形式推出,三幾分鐘道出起承轉合的新年訊息。只是當大家都一窩蜂拍出相同的內容時,那個Viral相傳的效果可能就會減少,因為我們通常都會將可觀性十足的短片傳出去跟友人分享。如果眼前這些新年廣告都無啥特別時,你會傳哪一個?你會傳多少個?你還會傳出去嗎?
倒是去年開齋節時,看見以不同角度切入的馬來佳節廣告,先別說內容太過沉重或悲情,但至少取材上比較大膽,不會一味地硬銷balik kampung,畢竟過年時,大部分人都會balik kampung,你還在呼叫大家回鄉過年,又有何意義呢?
其實,新年廣告都會收視率特高,因為人人在家裡看電視,或上網的時間和機會多了,所以,與其製作一個了無新意的廣告,為何不趁這黃金時期創作一個別出心裁的廣告呢?
這一句話是說給我們廣告人聽的,今年不成功,明年我們再來,革命改變真的不可光喊口號,大家一起回歸初心,想想如何做好一個廣告吧!
曾子曰因為喜歡文字和創作,曾經在報館和雜誌社混了十多年,然後用了十個月的時間沉澱和放逐之後,決定改變軌道,選擇投身廣告圈,迄今13年,玩文字,愛創作,依然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