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魯卡立:懇請你們別停止救濟
近日聽見一個令人不安的事態。有關當局恫言,要關閉一些由非伊斯蘭背景組織所營運的收容所,或取消它們的營運証。所犯何事?不就是因為向那些極度貧困、掙扎求生的穆斯林提供了收容和援助。
世界上大部分宗教,都宣揚慈善是提振社會之道。不論伊斯蘭、基督教或佛教,皆鼓勵行善,並把行善當成信徒必須履行的義務,要求信徒不吝于布施,尤其對貧困人士。
到那些人民組屋區看看。走入甘榜峇魯及聯邦土地局墾殖區、秋傑路和亞羅士打的后巷、巴生和哥打峇魯的街道,以及古晉及新山的沿河地帶。你會發現,有很多社會邊緣人,生活潦倒不堪。
一點都沒錯。他們極度需要援助,不論他們是什么宗教背景。
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穆斯林因為窮途末路,向上述慈善收容所求助。他們需要別人的援助,卻受到其他穆斯林和宗教福利單位的忽略、冷待和拒絕。
很多有需要的人士,尤其是那些極度貧困和無棲身之所者,去到堂皇的宗教福利單位辦事處,只能在玻璃窗和大門上張開手掌,緊貼著臉張望,卻無法求得丁點幫助,雖然這些宗教福利單位是為了照顧他們而成立。為何這樣?
你得上門求助
根據規定,穆斯林必須把收入的2.5%捐作天課。據報導,天課征收中心每一年會收到數十億令吉天課金。光是在2013年,便有22億令吉。同時,每年都會用剩數億令吉。
大馬穆斯林福利單位的作業方式是,你得上門求助。它們不會主動去尋找及鑑定受惠戶。
用一分鐘假想你自己是那些有需要的人士。拿著丁點錢,去到另一個城鎮或城市,卻發現自己摸錯了門,或手頭上文件不足;去到時,也可能錯過了辦公時間。經過這些折騰,還不能保證你會得到什么東西。
可能,你不符合領取宗教福利援助的要求,因為你是個還沒回復“正常”的跨性別人士、還在站街的性工作者、愛滋病患者、肘彎布滿針孔的涉毒者。你需要填寫一大堆你看不明白,也不懂如何填寫的文件。你沒有棲身處,所以你沒法寫上地址。最糟的情況是,你掉了身份證,還沒辦理新的。在這種情況下,你不會得到任何援助。
有點納罕,為何那些貧困無依的人士總是處處碰釘子?他們束手無策。
另一方面,有很多非伊斯蘭背景的慈善單位,在默默行善,救濟無家可歸者、單親媽媽、受虐婦女、街頭兒童、愛滋病患者和懷孕的少女。它們開辦收容所、棄嬰收留中心、臨終關懷中心,甚至有限度的提供金錢援助。
擔心改教問題
在公共醫院,可以看到基督教、佛教和道教組織的志工,為素不相識的人打氣,聆聽苦況。他們這種不計宗教背景的志願服務,完全無償,並獲得公眾捐款支持,真正幫助到了貧困人士,和有效的找出急需的人士。
這讓我很痛心,因為穆斯林慈善單位在沒有大人物到場或關注情況下,可不會這么做。有關單位在試圖鑑定,那些接受非穆斯林慈善單位,特別是基督教單位的穆斯林。所為何事?乃是為了取代非穆斯林單位,來向穆斯林行善。
這么做當然受人歡迎,可其出發點卻往往是基于猜疑和不實指責。他們擔心的其實是改教問題,尤其是改信基督教。
我聽說,一些非穆斯林慈善組織已暗中把收容所、棄嬰收留中心或救濟活動,對穆斯林同胞關上大門。
我懇求你們,千萬別這么做。那些被邊緣化的同胞,並沒有在理想的福利計劃下受惠,他們需要和依賴你們的援助。在一些地方,非穆斯林慈善組織是唯一在幫助貧困人士的單位。
我有話直說。雖然那些所謂的信仰冠軍、宗教福利組織和它們富有的單位,把話說得動聽,但對它們能否滴水不漏地救濟有需要穆斯林,我可沒有信心。
有很多具有宗教背景的楷模組織,包括穆斯林組織,不計宗教身份向馬來西亞人提供援助。這個社會需要它們拿出毅力、力量和義務,來繼續救濟貧困人士于水深火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