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喜文:今日台灣,明日大馬?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鄭喜文:今日台灣,明日大馬?

各國媒體(除了中國以外)幾乎一致認為,台灣國民黨之所以敗選,“親中”(即親近中國)是最大原因。



正因為此,當爆發“周子瑜國旗事件”時,便有個投選由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即相等于“抵制中國”的說法,儘管蔡英文不認同卻又表示尊重的,只是國民黨一再強調的“九二共識”。

這大概跟香港人一樣,他們針對自己所鍾愛的“國家”與大陸當下所建立的關係,強烈不滿,然而又能怎樣呢?

打著“復甦台灣經濟”旗號的蔡英文縱然激起了台灣人的希望,然而這旗號多少存在“中國的影子”,甚至是“介入”。



就像香港,儘管許多人“不甚歡迎”中國大媽大伯到來血拼,然而許多名表名包的職員早已被公司委派,在下班之后學習“普通話”,許多人說得甚至比中國人還標準。

當然,這是最表面的影響。

在商言商,13億人口市場不容忽視,兩岸關係會在關稅、保護政策上反映出來,台灣如果要在經濟上獨立,儘管“甚有骨氣”,卻也是不理智的。

看看咱們的官聯公司,之所以可以在新年前擺脫逾400億令吉債務,多少也因為中國願意買下爛尾工程,而他們的強大就在于,你的天文數字只是他們的九牛一毛。

把台灣現有的現象用在馬來西亞,巫統就是那“無法抗衡的強國”,管你提出的惡法有多惡,一聲令下,全國就得執行,毋需質疑,也不到你質疑。

面對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強,反對黨就是那小小的台灣,人才縱然濟濟,經濟固然富裕,在強國對照之下卻不值一哂。

少數服從多數

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的遊戲,奈何“大多數”在生下來那一刻就站在他那裡,于是資源也被他弄到手裡;資源在手,許多原本不是大多數的,也便成大多數了的一伙了。于是大多數和資源一樣,都越來越多。

也因著這一面倒的局勢,“大多數”的圈裡人,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圈外人怎么樣呢,在沒有大選的日子裡,只有受氣的份兒。

事實看似無情,然而政治卻是捉摸不了的乾坤——年輕的選民,偏偏就不賣你的賬,他們最在乎的只有一件事:你和我不是一伙的,你很想跟我玩,我卻不想給你玩。

沒有資源,可以籌;籌不了的話,可以窮;還沒開盤就認輸?咱們攤牌又何妨?

台灣對于中國,只有“保持現狀”的能耐,希望那股不服輸的氣概,可以蝴蝶效應般的在馬來西亞激起漣漪。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