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業.無師自通研究練出好技藝 修腳車我最行
獨家報導∕攝影:趙詩綺
(怡保21日訊)行行出狀元!只要有心學習,即使沒有正式拜師學藝,也能無師自通,把所學的作為謀生及養妻活兒的技能。
獅尾新村“陳摩多”腳車修理店東主陳錫龍(69歲),自幼喪父,只念了一年級的書,輟學後邊與哥哥學修理腳車邊賺錢幫補家用。
由於陳錫龍對修理腳車甚感興趣,經常自行拆除高檔牙的腳車作研究和維修,如今無論是維修傳統腳車或是爬山及公路腳車(Road bike)皆難不倒他,且是此行業裡的高手,有許多無法修理的腳車都交由他包辦。
陳錫龍在受訪時說,當年非常貧困,家有8兄弟妹,就在他要上二年級時,父親突然離世,唯有放下剛買的書本跟隨比他年長7歲的哥哥到其開設的腳車店當學徒。
他坦言對此行業甚感興趣,回想少年時在學得一些維修基本工後,便敢敢拆除高檔次腳車作研究,如50年代的3速度“吊波”腳車;分有重波、中波及輕波,這些都是設於腳車內部,要維修很考工夫。
“會拆除也得記得如何重組回所有的完整零件,因此,得緊記拆除時的每個步驟,也因此累積了許多維修經驗。”
從員工“偷師”學修摩哆
“修理腳車看似簡單,但如果沒有竅門,即使修理後騎行起來也不會順暢或輕便,反之則難於騎行,甚至笨重得無法騎行。”
提及商號的由來時,他說,該店原是其哥哥的名字“陳錫文”名字命名,隨著哥哥退休後,便易名為“陳摩多”,主要是約20年前摩哆逐漸盛行,為方便村民與顧客特聘請摩哆頭手工作,而他也從其員工工作時“偷師”學習維修摩哆技術,故以此命名。
有前景卻難尋接班人
維修腳車行業仍有前景,因為越來越多人喜愛踏腳車,並視作為運動及休閒活動,但許多年輕人都嫌棄維修的工作髒兮兮而難尋接班人。
育有2女的陳錫龍說,早年仍有家長送孩子來當學徒,但近10年已沒有人問津,而其1名小女兒也只在閒時協助處理一些事務。
他說,目前雖有許多腳車店及提供維修,但若是面對一些較高難度維修工程,如三輪車等,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處理,為此不時會接到一些來自別處顧客,送來這類腳車給他修理。
提及維修傳統和新式的腳車如爬山腳車及公路腳車的難度時,他說,傳統腳車較複雜,而新式的腳車則較易維修,是因其排檔都設在車身外部,一目了然。
陳錫龍雖已年長,但仍不言倦,與3名員工繼續為顧客提供服務,且不時接收古董腳車維修及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