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攝手.美麗哀與愁
報導:李毓康
圖:受訪者提供
攝手:張凱渂
從漫無目標到摸清興趣,攝影人張凱于攝影道路上曾有過迷失,在頻密拍攝的探索中,他心眼逐漸打開,最終找到了出口。
經驗的累積,讓他對攝影的要求提升了,視為藝術審美的一種自我表現。他對人文攝影情有獨鐘,以“寬容”兩個字來形容人文攝影,也可說是“基本的真髓”。
“心有多寬,看得就有多遠!”就是這麼通俗與簡單,卻比任何一種技術都還要來得困難。
他表示,當一個人不需要出遠門,凡事隨地都可以看到優點與獨特之處時,就開始具備審美的廣度。
“越容易發現事物優點的人,也越容易拍出美麗的照片而不高調,讓觀賞的人感覺到美並不是一種無瑕,它是想法及風格的展現,也是一種寬容。”這時,照片不僅是技術而是個性,處處顯示出攝影者本身的氣度與價值觀,以及背后所隱藏的含意。
在回看自己過去的作品時,張凱透露曾自我迷失,走在錯誤的方向。經過一段時日的內心修正,現今拍攝時的態度不一樣了,看到的畫面已進入另一層次。
正如他拍攝印尼爪哇的硫磺山(Ijen)組照,表達的不僅是風土鄉情,而是背后的生活故事。越是美麗的事物,往往越危險。硫磺噴發中的火山固然壯觀,卻很少人敢接近,因為美麗的背后,是令人無法承受的高溫和毒氣。
然而,當地有許多賣命求溫飽活命的勞工,每天面臨極端危險的環境,在沒有防毒保護的機制中開採硫磺,賺取微薄的十多美元,且常常需要在夜間工作,以避免白天的高溫。
他們明知道自己要付出性命和健康,但也只能在這裡工作,希望賺點錢讓孩子讀書,以后不用步上他們的后塵。
當我們來到被稱為人間地獄的山區,讚嘆風景及留影有多美麗的時候,或許也應該想一想,美麗背后所隱藏的危險與艱辛!
【影像背后】絕望中還有笑
外人眼中的礦工,是多麼辛酸、無助和絕望,但在他們的言談和笑容當中,我看到一份從來未有過的真切。他們的笑容是來自他們的快樂,快樂源于他們的知足、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