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玉:訪年貨感想
每年配合農曆新年,記者在春節前一兩個月開始籌備年貨報導,訪問各樣年貨如海產、海味、臘味、年花等的業者,好讓讀者獲悉各樣年貨的最新行情。
通常,為了較準確的報導年貨價格,一種年貨,記者通常會“貨訪三家”,對比一下價格。然而,不同受訪商家提供的價格,難免有出入。
有好幾次的類似經驗,商家在新聞刊登后,反映報導中有些行家向記者報稱的價格不對,而對整篇報導的呈現頗有微言。
有些年貨,比如海產,價格每天更動,今天訪了可能明天價格又不一樣了,這些都不是記者所能控制的,記者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報導。
也有這樣的經驗,商家謝絕告知年貨價格或行情,理由是如今經濟低迷,每樣物品都漲價,年貨當然也不例外,消費者心知肚明,所以只是蜻蜓點水的分享,以免給讀者增加心理負擔。
其實報或不報年貨價格,是商家的自由,記者不會勉強,商家蜻蜓點水分享其實也沒有問題,年貨新聞的呈現,不一定要以價格或行情為先,視乎商家的談話,它可以以不一樣的新聞角度呈現。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商家會因為向記者發表意見或爆料,而遭到同行非議。其實,如果這個商家說的是實情,每個人都有權利發表,即使不認同或不滿意,也不該否決他人的權利。
如果受訪者和讀者,都能夠理性和客觀的看待報導,再權衡每個受訪者的談話,自然能從報導中得到訊息。
要知道年貨行情,除了通過報章新聞,最直接的方法莫過于親身到不同的巴剎走一趟,既能探測行情,亦能感受新年氣氛,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