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印度猴神哈努曼忠诚事迹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学习现场‧印度猴神哈努曼忠诚事迹

20160202learn01



报导:方俊心
摄影:岑嘉豪、张文辉

中国人有猴神,印度人也有,但却不是齐天大圣,而是勇猛骁壮、能飞天移山,对罗摩(Rama)与悉多(Sita)一片忠诚的哈努曼(Hanuman)。

哈努曼的信仰者相信,哈努曼还存在于这个人世间,从《罗摩衍那》记载的那个年代活到现在,绵亘数千年……



黑风洞洞口前金光闪闪的战神穆鲁甘(Murugan)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你可曾注意过,在战神右手边的不远处,还屹立著一座青色的哈努曼?祂头戴金冠,手肘向旁撑开,两手剖开胸口向世人展示祂的忠贞不二——胸口里正是罗摩与悉多神。

要说哈努曼的故事,一定要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说起。祂出现于该部经典的第四篇〈猴国篇〉,帮助罗摩从十头魔王那里夺回妻子悉多,立下大功。

哈努曼是印度宗教里最为人敬仰的神之一,在国内许多印度庙宇都可以见到祂的身影。有些庙,譬如吉隆坡十五碑的猴神庙(Arul Megu Sree Veera Hanuman Temple),即以哈努曼为主神,人们敬仰祂骁勇无比,威灵显赫,也因此庙宇里香火鼎盛,到了每周四祭拜的日子更是人潮汹涌。

猴神庙精致的建筑工艺,全手工制作,师傅都从印度请来。此为柬埔寨式哈努曼。
猴神庙精致的建筑工艺,全手工制作,师傅都从印度请来。此为柬埔寨式哈努曼。

助罗摩寻回悉多

《罗摩衍那》的故事,主要围绕着罗摩发展。话说有一国王叫十车王,他有一王子罗摩。十车王对罗摩很是喜欢,决定立他为太子,让他继承王位,谁知遭小王后妒忌,施计让国王不得不把罗摩流放森林十四年。

罗摩跟妻子悉多、弟弟罗什曼到了林间过生活,英勇的兄弟俩在林里杀了很多妖魔。树大招风,十头魔王罗波那(Ravana)闻风而至,惊见悉多貌美如花,心生邪念,用调虎离山计把兄弟俩调开,把悉多掳回了自己的宫殿里。

为了寻回悉多,罗摩跟罗什曼四处寻策,后来结识了猴国的国王和哈努曼。两兄弟协助猴国复国,猴王则答应帮忙寻找悉多的踪蹟。他们派哈努曼前往罗波那所在地楞伽(推测为现在的斯里兰卡),由于中间隔着一个大海,哈努曼遂展开神力,一跃而过(亦有说飞翔)。

哈努曼确认了悉多的位置后,回去报告罗摩,大家便紧锣密鼓备战。一切准备就绪后,罗摩与猴国方顺利渡海,跟十头魔王方展开大战,最后罗摩一箭把十头魔王射死(亦有说斩首),救回悉多。

夫妻团聚后,十四年的流放期也满了,他们三人于是回宫去,罗摩复位,皆大欢喜。

左:印度式哈努曼。 右:蒙古式哈努曼。
左:印度式哈努曼。
右:蒙古式哈努曼。

印度传说遍布东南亚

《罗摩衍那》(Ramayana)与《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并称古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有着极崇高的地位,对后代产生极大影响,尤其对印度文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文学,更是拥有不可动摇的影响力。

引述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说法,据这部经典的精校本统计,它共有两千多种手写本,五十多种梵文注释,今天已经被翻译成许多语言版本,包括了最早期的古爪哇文、波斯文、古和阗文、藏文,还有后期的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日文、中文等。

除了文学,《罗摩衍那》的影响力也广泛地深入人民生活的各领域,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印度各时代的统治者都想借用《罗摩衍那》的威名来巩固自己的政治观点;妇女崇拜悉多(Sita),认为她是贤妻良母的典型;很多人礼敬罗摩(Rama),他成了一个神。故事里的猴神哈努曼(Hanuman)更是受到人们狂热的崇拜。

相传《罗摩衍那》的作者叫做蚁垤(Valmiki),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季羡林认为,《罗摩衍那》是代代口耳相传的故事,因此这位叫蚁垤人可能是把故事做了突出的加工、整理工作,因此被后代称为“作者”。

《罗摩衍那》分成七篇,第一篇〈童年篇〉,第二篇〈阿踰陀篇〉,第三篇〈森林篇〉,第四篇〈猴国篇〉,第五篇〈美妙篇〉,第六篇〈战斗篇〉,第七篇〈后篇〉。

Suresh(左)与庙里的中国式哈努曼合影。(受访者提供)
Suresh(左)与庙里的中国式哈努曼合影。(受访者提供)

因哈努曼猴子受崇拜

哈努曼在《罗摩衍那》里至少有两项为人称颂的功绩,一项为一跃过海(或飞翔过海),成功寻找到悉多的下落,另一项是在双方交战期间,前往吉罗娑山寻找仙草,为罗摩大军疗伤。那时仙草都隐藏了起来,哈努曼一怒之下,把整座山托了起来,带到战争地点去,等到把大家治好后,又把整座山托回原位去放。

还有一种说法,当时大军要渡海讨伐十头魔王,然而怒海咆哮,大家苦无渡海之计,说时迟那时快,哈努曼一卧成了大军的渡海大桥,而这一幕亦被画进了泰国曼谷玉佛寺的壁画里。

总而言之,在《罗摩衍那》里,哈努曼骁勇无比,为罗摩立下大功,也因此为后人大为称颂。连带的猴子也成了印度人喜爱的动物,在印度宗教场所总不难发现猴子的踪影。

猴神有千万种化身

吉隆坡十五碑Jalan Scott上有四家印度庙,其中一家即是猴神庙(Arul Megu Sree Veera Hanuman Temple)。路经皇宫路(Jalan Istana)往中环车站(KL Sentral)方向,往左手边看,就可以看到这座庙宇。

庙宇重建顾问Suresh(苏惹施)说,此庙原位于坤成中学对面,后因单轨火车站工程而搬迁至现址。重建工程在九年前就展开了,如今已立好三十尊大猴神像与一千多尊小猴神像,希望今年就能完工对外开放。

“我们相信哈努曼还存在于人世间。祂是个勇者,很强大,很聪明,信徒有求必应,像我看过的,祈求手术平安或大病痊愈,都成真了。”也因此该庙重建,资金全来自信徒捐款,至今已花了五百至七百多万。

非常有趣的是,游走于庙里会发现,每座猴神像都不一样,比如一进大门,两边立著的是中国式猴神,跟齐天大圣颇像,往内走,还可看到峇厘、柬埔寨、尼泊尔、泰国、印尼、越南、印度等式的猴神像,祂们的服装打扮不同,神态各异,样子也很不一样。

Suresh希望庙宇完工后,大家可以一起来参观这座庙宇,除了礼敬或欣赏哈努曼,也顺便跨越一道种族的门槛。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