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球‧小雪:领教新生代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小地球‧小雪:领教新生代

小时候写我的志愿,篇篇写的都是当老师。实情并非真那么伟大,想当人类灵魂工程师,纯粹是看上伴随老师身分而来的威严,人人都得听他的,岂不威风?



不过长大之后,除了替亲戚代过一个月的课,倒是不曾试图沾染教育界,因为十分清楚自己缺乏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品质--宽容和耐性。

其实,是我吹毛求疵?还是年轻人真的一蟹不如一蟹?

前些时候,大学医学院办了个活动,要让学生了解主流医疗体系以外的各种人道救援活动,所以请组织派人到大学分享经验 。因着地利之便,本人被委上场。



组织说,学生团体的负责人会联系我。结果左等右等,讲座的日子十分逼近了,还是没有什么学生团体的消息。倒是我自己不耐烦了,跟组织要了联络方式,主动打电话过去,“尊贵”的负责人才告知,当天活动的确切时间地点以及分享会流程。

抵达现场,负责人把我领到分享会地点,这位晚娘面口的医学院学生,就像对待下属那样,交代我该做的事之后便先行离开。

分享会没有依时开始,因为学生没有依时光临,而是三三两两打打闹闹著缓缓入场。半小时的分享会里,晚娘不见踪影。直到活动结束,晚娘依然没有回来。学生散去,我等了一阵,还是没人来,只好自己收拾包袱走人。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但愿我一生不会遇见如此医生!

几天前,友人受某学院邀请分享经验,我正好有空,便到场支持打气。同上次一样,因为学生们自由风格的入场方式,让分享会晚了15分钟开始。

学院讲师好声好气地说了开场白后,友人便用一个短片开始分享会。短片过后是一张一张照片,配上友人亦庄亦谐的解说,现场笑声连连。期间,大荧幕上没有出现半粒文字。我坐在一旁暗自钦佩,投其所好,真是高手。

到了问答时间,学生可选择举手原地发问,或通过网页输入问题,然后问题便会立即出现大荧幕上。真是高科技……

一如所料,二十多道问题全由大荧幕发出,现场百来个学生,没有一个公开发言。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却通过机器来向我提问!

提问没有什么惊喜,不外是“有何感想?”“难忘的事?”“如何参加?”“为何参与?”等等。当然,还有相当无聊的“你结婚了吗?”很务实的“参加救援任务能得多少酬劳?”

上一次的分享会里,也有人问这个,只是,据实回答了以后,该男同学用了3分钟发表他不能加入救援组织的理由:我是男人,父母和社会对我有期望,我得拼事业,我要在30岁左右成家,然后我需要扛起一家之主之责……我,我,我,我,我……

分享会结束,我原估计友人将被学生包围。从前参加座谈会,最期待的是事后小撮人同主讲人近距离的接触和对话。这一段,往往比讲座会本身更无拘束,更精彩。

不幸,我再一次地预测错误。同学们贯彻在分享会上表现的态度,没有一人愿意同主讲人面对面交流,一个一个各吃茶点、滑手机、嘻嘻哈哈陆续散去。也许,少了荧幕作掩护,小小心灵承受不住正面互动的压力。

我望着手捧茶点呼吁同学们多拿一些的讲师,很想知道如今师范学校是否也与时并进,让准教师们兼修幼儿教育课?

任职国际人道救援组织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