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反應一致 “複製創刊號,讚!”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讀者反應一致 “複製創刊號,讚!”

在關丹一間茶室,袁躍銘(坐者右)與友人齊齊翻閱《中國報》創刊號,大贊別出心栽。坐者右2起為譚國華及譚瑞蓮,站者右為黎素珍及李玉鳳。
在關丹一間茶室,袁躍銘(坐者右)與友人齊齊翻閱《中國報》創刊號,大贊別出心栽。坐者右2起為譚國華及譚瑞蓮,站者右為黎素珍及李玉鳳。

(關丹、文德甲、勞勿、文冬、瓜拉登嘉樓、哥打峇魯1日訊)《中國報》創刊70週年,特印複製創刊號,展示70年來為報付出的全體職員的勞苦功高,並冀望下一個70年的到來!



今日是本報創刊70週年慶,特印複製創刊號,本報各辦事處記者走訪各報攤,受訪的讀者對創刊號一致讚好,並讚揚從過去至今,《中國報》的全體職員,努力為讀者奉獻及提供最好新聞的敬業及專業精神。

如上了歷史課
★關丹葉松澗(55歲,電器維修業)

週一的《中國報》很特別,讓我們看到了創刊之初的面貌。《中國報》比我“老”,有幸看到過去的它,讓我有如上了一堂歷史課,對比現在的新聞排版,我看到了《中國報》的進步,及貼近民聲。我希望《中國報》能加強國際及經濟新聞。



紅字備感喜慶
★瓜登謝亞情(59歲、小販)

以《中國報》為精神糧食超過10年,翻閱配合創報70週年,推出的四大版復古特刊后,才知道這份華文報章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特別以紅色字體呈現的創刊號,不但重溫當年舊報紙的感覺,也看到舊報館的面貌,在年關將近之際也充分帶來喜慶之感。

瞭解後很感動
★文德甲王秀娟(51歲,書記)

儘管復古特刊的呈現手法,一堆字體密密麻麻,照片也不多,但我卻詳細逐字閱讀。深入了解《中國報》創刊歷史后,覺得創刊的確不易,我為此深深感動。《中國報》這些年來為讀者呈現各種新聞,讓讀者獲益良多,全體職員勞苦功高。

懷念直式排法
★哥打峇魯方明輝(66歲,茶室東主)

週一看到《中國報》特別出版四大版復古特刊,讓我勾起年輕時代時所看的報紙,很值得收藏。

我看到這創刊號用豎排文字,感到很驚訝,很多早期閱報的情景,一一浮現在腦海中,包括黑白照的報紙。

老實說,我很懷念這傳統式的直排式版位,有一番的古典味。不過,目前也已習慣以橫排式呈現的新聞。

瞭解創刊歷史
★文德甲林青汕(60歲,神料店)

《中國報》復古特刊很特別,能讓讀者了解《中國報》創刊歷史,在《中國報》70週年慶的這天刊登,格外有意義。我祝賀《中國報》會務蒸蒸日上,也感謝《中國報》全體職員的盡心盡力,將每天發生的大小新聞一一呈現給讀者,讓我們足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如走時光隧道
★文冬理髮師王色金(76歲)

我20余歲時,父母也已經購買《中國報》,至今已經閱讀了約50余年,對《中國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週一的《中國報》特別推出復古特刊,就如70年前的報紙,令人感到有如走入時光隧道,並從中了解到歷史。希望《中國報》能夠繼續壯大、加強內容,吸引更多人支持。

給予無限祝福
★文冬玻璃口新村居民楊關海(75歲)

我每天風雨不改的到玻璃口新村羅亞谷報攤購買《中國報》,週一看到《中國報》歡慶70週年,我給予無限祝福。

我閱讀了《中國報》已經20余年,從以前黑白到目前全彩色化,並對《中國報》在報導“大新聞”時的表現深表讚賞,每當國內外有大事件時,也特別深入和圖文並茂報導,特別吸引人。

珍藏起來留念
★勞勿新巴力張玉紅(75歲,退休人士)

我看《中國報》超過30年,是長期訂戶,對《中國報》“情有獨鐘”,欣見周一特印四大版復古特刊,看后猶如走入時光隧道,重溫70年前的情景,包括創辦人是敦李孝式,相關歷史資料可讀性很高,將珍藏起來留念。《中國報》是我的“精神糧食”,從東海岸、國際、國內、經濟、體育、副刊及娛樂新聞,每版都詳細閱讀,每日至少花3小時,適逢報業假期,無報可讀,就悵然若失,渾身不自在。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