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佩勳:預算案?與我無關
(財經組副主任)
那天,到一間友族同胞經營的雜貨店購買一些干貨,結賬時和老闆娘閒聊了幾句,老闆娘突然問我;華人在農曆新年期間都愛吃什麼蔬菜啊?這下把我給問倒了,向來對蔬菜的認識已是有限公司,即使知道卻未必懂得馬來名稱……
最後直接以電話上網搜尋圖案給對方,盡可能解答;對方也滿心歡喜地記下這些蔬菜。離開後,一方面愧疚巴剎上得少,一方面很欣賞這位老闆的積極求進。
一般人印象裡,友族同胞或許有更多可借貸的優惠貸款或創業援助計劃,很容易就可以自己做老闆。但他們到了公開市場還是得憑真功夫自己求存、負責盈虧,一樣得面對現實考驗。
言談間問這位老闆娘,剛重新校準的財政預算案對她有什麼影響?她搖頭一笑置之。這個搖頭動作有很多意義,一是不關我事,二是沒有影響,三是我不知道,等等等。以上這三個答案,最終都只有一個意思,就是這個預算案看來和我沒有關係。
很多人說,剛宣佈的重新校準預算案,不是政府口中說的以人民福祉為優先,而是直接向人民開刀,把救國重任交託予消費者……議論聲中,似乎忘了,除了依然可獲政府工程的大公司,其他小商家到底可從中獲益些什麼、到底小商家捱得過去嗎?
不如自己救自己
當政府還在預算案中寄望可繼續透過大型基建計劃來刺激國內經濟,繼而帶來擴散效益、激活中小型行業時,現實中的小商家已經等不及了。
經濟增速緩慢,若再繼續依靠所謂的大工程,很多小商家可以等結業了。與其被動等公務員加薪、等僱員公積金繳納率減少,換來更多可花的錢,商家們不如靠拓客源、增貨源等各種方法主動自救了。
這是一個悲喜交替的事實,悲的是政府仍看不透民間之苦,喜的是民眾不再天真不再傻。到底要到幾時,政客才可以瞭解民間的苦、民間可以理解政客的苦(衷,若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