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同行‧先贤手艺闯出天地 新山咖啡业飘香70年 | 中国报 China Press

70同行‧先贤手艺闯出天地 新山咖啡业飘香70年

杨运松(左起)与吴华都记得,昔日咖啡店会摆着几份报纸,好让顾客「分尸」阅读,如今报纸变得较厚且彩色。
杨运松(左起)与吴华都记得,昔日咖啡店会摆着几份报纸,好让顾客「分尸」阅读,如今报纸变得较厚且彩色。

报导:吴燕萍
摄影:张来星
人生七十古来稀,创刊自1946年的《中国报》,不知不觉也走过70年风雨路。



回首过去70年,从黑白到彩色、从电报到智能手机,有谁也与《中国报》同样一步一脚印地,走过这段岁月,且继续秉持自己的理念、昂首迈向新的里程碑?

传统咖啡在我国飘香超过一世纪,新山开埠20年后,也开始有人饮用咖啡,甚至也因一杯咖啡,让不少南来的华裔先贤成为咖啡店业者,在新山成家立业。

咖啡业在我国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最艰苦的年代,莫过于日军侵入时期,为了逃难,一些咖啡店被迫结业,等到日军撤退后,业者东山再起却有面临咖啡粉和糖等被列为统治品,不得随意取货困境。



眼见经商主要材料几乎中断,为了摆脱困境,新山咖啡公会便于1946年3月成立,并在历届理事努力下,为咖啡店业者争取福利与货源,使新山咖啡业得以大放光彩至今70年。

新山咖啡公会早期的会员涵盖新山、士姑来和士乃等地,并且海南与福州会员占多数,因这两个中国南来的籍贯人士,当年最多在洋人家庭当厨师或打工,并在洋人家学会西式咖啡的冲泡。

拥有泡咖啡手艺后,先贤们也开始在外靠着一杯杯浓浓咖啡做起小生意,打造自己的事业天地。

向海南人学泡咖啡

公会于1971年易名新山咖啡酒餐商公会,公会会长杨运松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因我国曾是英殖民地,当洋人入住我国时,他们也把西方文化的咖啡和西式甜点等带入我国,国人便有机会接触这些咖啡甜点文化。

执行秘书吴华指出,当年华裔先贤来到南洋,因福建与潮州人较早登入,所以码头一些苦力工作,都已被这些籍贯先贤抢去做。

“后来南来的海南人,便到洋人的家当厨师或其他杂工,甚至学会泡咖啡手艺,所以最早开设咖啡摊华裔为海南人,而福州人是后来向海南人学习泡咖啡。”

平民百姓吃早餐首选

传统咖啡店行业并没落寞,并且继续在新山散发浓浓咖啡香。

杨运松认为,传统咖啡店并不是走向没落,它们依然是平民百姓早餐聚首和三大民众共处的地带。

“虽然,时代与通讯系统日益进步,星巴克等咖啡文化都已进入我国,但星巴克等咖啡还是属于高档价格,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天天喝得起。”

他指出,传统咖啡店价格大众化,环境带有人情味,都令传统咖啡店在现今时代仍有站脚之处。

他相信只要业者秉持提供好咖啡理念,进行适当转型,传统咖啡店绝对可继续发光。

各籍贯会员很平均

时代变迁,如今新山咖啡酒餐商公会各籍贯会员平均,不再是海南人与福州人占多数。

杨运松针对此现象分析,华裔向来很注重孩子的学业与将来,海南人也一样,努力赚钱后,都提供孩子高等教育,也就因此造成孩子学业有成,很少子承父业的情况。

“上一代开咖啡店先辈的孩子,现在很多都是律师等专业人士,所以,这些孩子都没有继承父亲经营的咖啡店,也就令本公会海南与福州籍贯会员日益减少。”

他举例已退位的柔州资深行政议员拿督龙莆天公公龙家浦,当年就在纱玉街开设咖啡店,该咖啡店现在已不存在,龙莆天本身也是名专业律师。

咖啡店报纸密不可分

咖啡店与报纸关系密不可分?!

吴华指出,昔日咖啡店每天都会订几分报纸,让前来咖啡店的民众,除了叹咖啡和吃早餐,另一目的就是阅读报纸。

“以前咖啡店的报纸,经常都会被‘五马分尸’,到收店时,店主才将报纸收拾好,这就是咖啡店与报纸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指出,如果一间咖啡店没有置放报纸,相信也不会吸引到顾客,过去新山的报纸一般都是新加坡印刷送到新山售卖,《中国报》当时却是从吉隆坡印刷,一般下午才能购买到《中国报》。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