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丁:私人界重視 英語不靈光求職碰釘
獨家報導:丘惠萍
(吉隆坡4日訊)大馬僱主聯合會執行董事拿督三蘇丁說,國內私人界至今仍非常重視並廣用英語,尤其是與外國有商貿來往的私人企業,若求職者英語溝通不好,肯定就沒機會了。
他說,政府著重國語,不意味就是忽略英語,部分國人或大學生英語程度不好,在於學校的教學方法及缺乏實踐運用英文的問題所致。
一名馬來讀者致函《新海峽時報》,指大馬正規教育無法讓國人充分掌握英語,甚至有民族主義分子為捍衛國語地位而排斥雙語教學,如反對雙語進入國民學校。
他引述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履行單位(PEMANDU)數據,逾40萬大學畢業生失業,大部分為馬來學生,失業主因是無法說英語,若再獨尊國語,將有更多人失業。
客戶群有不少外國人
針對獨尊國語,大學畢業生無法講英語而失業課題,三蘇丁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其實政府也重視英語教學,只是英語師資英語水平也欠佳,據悉有60%的英語老師在劍橋普通水準(O-Level)考試不及格,可見英語師資尚未準備好,何況學生呢?
“65%僱主察覺,本地大學生的英語溝通和書寫能力弱,常見語法錯誤,英語理解程度還可以。”
他說,盡管是政聯公司(GLC),至今也廣用英語了,英語溝通在服務業或廣場銷售業也日益重要及通用,因為客戶群也有不少外國人,必須英語交談。
他鼓勵國人自勤學英語,如報讀短期英語課程,加強英語讀寫說的掌握能力,相信能在職場上如虎添翼,這是個人生涯很好的長遠投資。
李華安:私立大專生英文較好
馬來西亞私立大專及大學協會理事李華安博士受訪時說,由於私立大專或大學100%採用英文教學,學生大致上能掌握英文水平,畢業後找工也不難。
他說,私立大專或大學與政府大學會有2種背景學生偏差,前者是因家庭背景或通過自學,能說流利英語的學生;後者是政府大學以國語為主,學生、老師到行政人員一律用國語,因此英語水平相對差。
安排學生上強化課程
他指出,私立大專及大學,課本、日常上課及考試皆是使用英語,校方在錄取學生時,先看學生的英語成績,若發現水平差,會安排他們另上英語強化課程。
據瞭解,國內某知名私立高等學府,97%學生在畢業6個月內,便找到工作,先決條件是英語溝通良好。
吳恆燦:教育政策搖擺不定
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吳恆燦認為,國家教育政策擺動不平,定位不清,包括各族之間有人對語文政策有誤解,導致國人無法學好各語文。
他說,獨立後,各族強調學習母語,但過程中因為教育政策搖擺不定,各族存有誤解,錯失學習各種語文的很好機會。
他舉例馬來社會的誤差,一直擔心馬來文消失,結果“自己跟自己的影子打架”。
“華社亦把政府將馬來文列為國語的政策,誤解為單一語文政策,其實不然;單一語文政策,是指執政者壓制各族只能學一種語文。”
誤解錯失學習機會
“有者也將馬來語和英語對立看待,事實上,馬來語是我國的國語、英語是公認的國際語言、華語和淡米爾語也是華裔和印裔的母語,並不存在什麼第一、第二或第三語文,整個大方向是對的。”
他認為,那些存有誤解的人,應該自我檢討對語文的看法和態度,只要各族按照原則,政府制定更明確的教育政策並加以貫徹,全民皆可學好各語文。
多讀多看惡補英文
畢業自私立高等學府一個月後,即被錄取在一家電訊企業公司擔任法律顧問的劉毅龍說,小學至中學時期,確實很少機會使用英語交談,水平也不好,進入大專後,才意識到自己的弱點,於是惡補英語。
他本身是華校生,從小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當入大專後,方發現自己英文真的很差,加上是修讀法律系,課本的英文詞句都很深奧。
“我決定惡補英文,從看一些與法律有關的小說開始,多看多讀,也看電影學英文,學看英文字幕,英文程度逐漸提升。”
“我也放膽跟朋友講英語,養成習慣。我發現好些人,只求會講,但不求講好,無論學英文,講英語,必須精益求益,這在職場謀生很重要。”
他強調,目前任職的公司,很多高等學府畢業生,英文掌握能力真的很有限,甚至普通書信,書寫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