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勒:李孝式與《中國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張以勒:李孝式與《中國報》

《中國報》70週年報慶,于報慶正日2月1日,特別推出仿照70年前創刊號繁體直式編排套紅色設計的特輯,以表重溫歷史,向先賢致敬。



特輯以“卅五顯達籌辦《中國報》,南下星洲購機件”為題,細說《中國報》創報過程。所謂卅五顯達,也就是創辦《中國報》的李孝式等35人。文章輔以李孝式個人照,照片下方的圖說正是“創辦人敦李孝式君”。

李孝式,1901年生,1988年亡故,是馬華主要創黨人之一,馬來亞開國元勳,馬來亞第一任財政部長。他促成馬華和巫統結盟,是馬來亞/馬來西亞往后數十年政治格局的奠基者。李孝式和其他馬華創黨元老和開國元勳一樣,都是走過大時代的人物。

中國作家向梅芳于2011年撰寫《百年風華——李孝式傳奇》,以文學手法敘述李孝式傳奇的人生,不算是具備嚴謹學術規格的人物傳記,但李氏生平事跡皆無背離史實,是一部值得一讀的認識李孝式的通俗著作。



李孝式以優異成績考入英國劍橋大學,就讀于有名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當時結識了同班同學艾伯特王子。這位王子,就是后來的英王喬治六世。李孝式同時獲得劍橋大學經濟、法律兩科碩士學位,據說是中國/華族第一人。

馬華早年具軍銜黨員

李孝式于1926年,即25歲開始在馬來亞定居,協助父親經營錫礦業務。在1929年,他受英國殖民地政府委任為衛生局委員,翌年再出任吉隆坡衛生局局長,從此踏上仕途。1936年,他發起成立雪蘭莪中華總商會,同年也被選為馬來亞中華總商會會長。李孝式由商而出仕,同時橫跨政、商兩界,也身兼社團領導人,許多馬華早期創黨人都有相似的發跡史。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雪蘭莪華社成立籌賑分會,李孝式當選為主席,為“南僑機工隊”提供后勤。1941年,日本南侵馬來亞,李孝式出任吉隆坡防空總司令,統轄吉隆坡各族人民抗日。吉隆坡和新加坡先后淪陷,李孝式在盟軍軍官學校受訓后被派往緬甸作戰,曾在重慶面見當時的中國抗日統帥蔣介石。他同時被受中、英兩國政府任命為上校參謀,人稱李孝式上校,是馬華早年身具軍銜的黨員之一。

日本投降后,李孝式于1945年9月返回馬來亞,受委為戰爭賠償委員會委員。也是在這年的10月,他開始籌辦《中國報》,1946年2月1日,《中國報》正式刊行。

在政途方面,他自1948年起擔任馬來亞聯合邦立法議員兼行政議員,53年擔任海港鐵道部部長。54年,英政府將海港鐵道部擴大為交通部,李孝式繼為交通部長,主持海陸空交通、港口河道船務事務,開啟馬華領袖主管交通部的先聲。

在1948年至49年間,陳禎祿、李孝式、楊旭齡、邱德懿、梁宇皋等籌組馬華公會。1949年2月27日,馬華公會成立。

唯一用中文簽名代表

1956年,李孝式代表馬華作為獨立談判的代表團成員,前后兩次隨東姑阿都拉曼到英國談判。馬來亞成功爭取國家獨立,獨立聲明上李孝式是唯一一位用中文簽名的代表,乃是馬來亞華裔直接參與國家獨立鬥爭的歷史見證,意義非凡。

馬來亞在1957年宣佈獨立后,李孝式出任首屆內閣的財政部長。他在任內組建了馬來亞的中央銀行,制定財稅政策,與首任工商部長陳修信倡議“工業建國”,興建工業衛星城市,為馬來亞的經濟建設打下重要基礎。

1959年,李孝式辭去議員和財政部長職位,棄政從商,由陳修信接任財長職。同年,李孝式受封“敦”銜。

1965年,李孝式創辦興業銀行。1980年代經濟不景氣時,興業銀行落入土著企業家拉昔胡先手上。今天的RHB銀行,中文名仍沿用興業銀行這個名字。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