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事頭條】調高罰款不是解決辦法 改變態度、改善道路才是根源
報導:劉佩明
調高罰款降交通意外?
(吉隆坡10日訊)調高罰款對降低交通意外只是治標不治本,教育、改變駕駛態度和提供安全的路面情況,才是解決問題根源的方法。
截至大年初一,“安全行動8”數據創3高,即是車禍、死亡車禍和死亡人數都比去年同期全面上升。
警總長丹斯里卡立指“安全行動8”不奏效,考慮提高來年安全行動的罰單金額,嚴懲違規者。
《中國報》就上述課題抽樣訪問議員和公眾,他們均認為調高罰款無法降低交通意外,交通意外的發生並不是罰款就能解決的事。
他們指出,意外的肇事原因,包括人為因素,比如司機態度不禮讓、暴躁、摩哆騎士隨意更換車道,這些因素並不會因為罰款額增加而改變。
“開罰單難以發揮警惕效果,因為有些駕駛者即使接到罰單也未必會償還。”
他們說,佳節前夕和佳節期間,主要道路往往出現交通阻塞,駕駛人士在車龍中難免情緒暴躁。
他們也認為,環境因素也是肇事原因之一,凹凸不平的路面也會引發交通意外。
要從小灌輸道路安全
“有些摩哆騎士為了閃避路洞,突然駛入旁邊的車道,隨時釀成意外。”
因此,受訪者認為,改變駕駛者態度和道路路面狀況良好,才是減少意外發生的方式。
他們說,比如從小灌輸道路安全的知識、父母的身教等,對后輩培養出正確的道路使用概念。
另外,有者直言,如果要減少交通意外率,道路規劃和公交規劃必須更完善,減少道路上的車流量。
效果不會顯著
★無拉港州議員黃田志
我認為提高罰款不會有顯著效果,交通意外的發生不是開罰單就可以解決。
警方只是提供數據,沒有提供深入的訊息,有時候意外不一定是違規造成。
警方可以與大道公司合作,確保路面安全,若路面情況有問題也可能是意外的肇事原因。
未必有效解決
★金鑾區州議員黃思漢
交通意外的發生,主因多是駕駛者態度和道路狀況,罰款未必有效解決問題。
當大塞車的時候,司機難免暴躁和緊張,政府應該檢討道路規劃和公共交通的規劃。
要解決交通意外,最好是減少路上的車輛,當有更完善的交通系統,加強列車和巴士服務,遊子就不一定要駕車回鄉。
人為環境導致
★周心蕾(21歲,學生)
我認為提高罰款對降低交通意外的發生沒有顯著效果,肇事原因往往是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
駕駛者的態度和摩哆騎士的態度都可能釀成意外,比如摩哆騎士一直穿梭在車龍,很危險。
改變駕駛態度,增加禮讓精神和遷就,相信能減少意外的發生。
教育是第一步
★謝委潼(28歲,市場執行員)
就算提高罰款額,我仍舊覺得所發揮的效果不大,畢竟有些駕駛者未必會繳交罰單。
我認為道路的情況欠佳,加上有些駕駛者脾氣暴躁,是意外主要的肇事原因。
教育是改變的第一步,家長的惡劣駕駛態度也會對孩子形成負面影響,父母應以身作則和教育孩子,認識道路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要改駕駛態度
★洪金和(34歲,個人健身教練)
提高罰款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駕駛者有必要改變駕駛態度,否則無法有效降低交通意外率。
同時,單憑警方的安全行動,所帶來的效果有限,我認為警方與管理道路的單位通力合作,確保路面狀況良好,是降低交通意外的方法之一。
比如,路洞的存在,有些摩哆騎士閃路洞會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