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揚琴柳月琴難不倒 廖家4兄姐弟奏華樂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二胡揚琴柳月琴難不倒 廖家4兄姐弟奏華樂

報導:徐可麗
(關丹10日訊)“人家不喜歡的(玩意兒),我們就要學,更何況華樂是華族傳統文化…!”



關丹廖家4兄姊弟在父親薰陶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被同學嘲笑為“老土、過時”的二胡、揚琴及柳月琴。經多年磨練,4人從當初被迫學,變成如今熱愛學,更可自個兒組成小小“廖家華樂隊”,一了父親小時候,無法學華樂的遺憾。

大哥廖文安(17歲)、大姐廖淑詠(15歲)、3弟廖文亮(12歲)及小弟廖文翰(11歲),分別擁有4至8年的學習經驗,4人性格靦腆,但認真表演彈奏樂曲時,仿如老練的樂手。

同學都不解為何他們選擇古老玩意兒,作為學校課外活動。正當華樂班同學一個接一個選擇放棄,4人依舊堅持到底,如今晉級成為小老師,指導新生。



父親是伯樂

父親廖胤崍(57歲,住在關丹武吉士東閣)是4兄姊弟的伯樂,每天督促孩子們在家勤練一小時;孩子遇到瓶頸,學到哭並囔著要放棄時,他總會在旁“半哄半誘”地鼓勵孩子。

廖氏坦言,除了長女淑詠對音樂有興趣,其余3人都是“硬著頭皮”學習;孩子們在學習的首個月充滿新鮮感,接下來的兩至三個月卻吵著要放棄。

“孩子年紀小,學不會就會鬧脾氣,但過了這段短暫容易半途而廢的過度期,及發覺學習樂趣后,就會愛上(華樂)。”

廖胤崍感謝關丹培才華小設有華樂班,讓孩子享有免費學習機會,並希望其他家長像他一般鼓勵及督促孩子,讓他們熟能生巧。

他坦言,自小對華樂產生興趣,礙于家境貧窮,放學后就得幫忙父母做家務種菜,失去學習機會。

勤練二胡半年就可彈奏

拉二胡,如同拉“雞頸”?

擅長拉二胡的廖文安說,華樂在學校屬于冷門課外活動,許多同學不曾接觸,就已表現抗拒,認為古樂十分無趣,有者更把拉二胡的動作,嘲笑為拉雞頸。

他以前就讀關丹培才華小,華樂班趁著每年開學首月,都會招收新生,但學生反應很冷淡,他在1及2年級連考兩次入學試都不過關,但不輕言放棄,念3年級時第3度報考,才順利加入華樂班。

廖文安認為,華樂隊中,以二胡最普遍,勤練半年就可彈奏完整曲目,1至2年即能打好基礎。

“我起初對拉二胡毫無頭緒,常會練到手麻及手指長水泡,也曾吵著要放棄,可是掌握訣竅后,就會有很大成就感。”

此外,廖淑詠說,看著其他華樂班同學一個個放棄,感到無比失落,但也慶幸自己能堅持學好二胡。

她說,偶爾在家會與兄弟們學彈新樂曲,特別是農曆新年的到來,在父親的要求下,齊學習彈奏新年曲。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