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縱貫線.展出蘇曼迦羅法師資料 弘法精神館中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北馬縱貫線.展出蘇曼迦羅法師資料 弘法精神館中尋

紀念館內空間寬敞,適合舉辦講座與分享會等活動。
紀念館內空間寬敞,適合舉辦講座與分享會等活動。

報導:蔡愛卿
位于霹靂律的檳城佛學院周日學校后方,一間紀念館最近設立了起來。那是馬來西亞佛教青年運動之父蘇曼迦羅法師的紀念館,也是法師圓寂53年后,佛教界第一次整理其生前資料並展出,讓年輕佛教徒學習法師的弘法精神。



1957年,來自美國的出家人蘇曼迦羅法師,受邀來到馬來西亞弘法。他在馬來西亞居留短短六年,影響卻非常深遠,今日的周日佛學班、佛教青年團都是由他創辦。6年后法師在檳城圓寂,火化后骨灰撤在大海,沒有立任何紀念碑或牌位。從此與法師有關的一切資料,塵封在他生前最活躍的檳城佛學院。

佛學院理事暨蘇曼迦羅法師紀念館負責人連惠慧博士受訪時說,要打造蘇曼迦羅法師紀念館的想法,其實在周日學校50周年的紀念活動上就提出了。當時她為了紀念活動而整理很多舊資料,發現佛學院內藏有很多與蘇曼迦羅法師有關的舊照片、書與文件,都因為白蟻咬噬而損壞。

曾出版一本自述



她說,這些資料在佛學院內收藏了很多年,都沒有人去整理。她有感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否則這些寶貴的資料日后將損壞更嚴重。她于是向周日學校一些理事提出打造紀念館的想法,用正確的方法保存資料,也讓今日佛教徒更了解蘇曼迦羅法師當年的事跡與精神。

有關蘇曼迦羅法師的資料,在他圓寂后從未有人整理過。雖然佛學院有收藏,但連惠慧還是嘗試通過不同管道,找回散落在不同地方的法師資料和故事。

她說,這些人多數是當年曾經與法師接觸過的周日學校學生,如今生活在各處。他們手中可能有舊照片,或者與法師相關的記憶。在整理法師生前點滴時,所幸能找到的資料還是相當充足,包括法師曾經出版過一本自述,以及佛教青年團出版過的特刊。

她說,目前展出的是他們所能找到,並且可靠的資料和文物。日后如果有人捐出更多,就能更豐富紀念館內容。

她也希望紀念館的設立,可以鼓勵更多與大馬佛教青年運動有關的學術研究。如果有學生願意做這方面的研究,他們很願意提供資料配合。

前輩捐出收藏品

被喻為大馬佛教青年運動之父的蘇曼迦羅法師,圓寂后的遺物並沒有保留下來,因此紀念館中展出的法師生前物件很少,其中一張由別人捐出,背后有法師筆跡的照片更顯珍貴。

連惠慧說,一些前輩知道他們要建紀念館后都很支持,捐出他們手頭上的收藏品,這包括當年法師所編的佛教英文刊物《Golden Light》全套。

他們也相信與法師有關的一些文物藏在國外。因為當年在佛學院周日佛學班學習的青少年,有許多是英語源流的學生,他們當中一些人目前在國外生活。

她說,佛學院周日學校一開始是用純英語授課,后來才增加了華文組。不過到了90年代,學生越來越少,老師和義工也以中文教育者為主,于是英文組就取消了。目前檳城只剩一個以英語授課的周日佛學班,就是瑪興拉瑪佛寺。

逢週日開放參觀半天

蘇曼迦羅法師紀念館向公眾免費開放,但由于人手有限,佛學院無法每日開放紀念館,只能在周日學校上課的周日上午9時至中午12時讓公眾參觀。

連惠慧說,紀念館使用了位于周日學校后方,圖書館樓下的三間課室打造而成。雖然他們也希望有更長的開放時間,但礙于人手有限,目前他們只能在每個周日上午至中午開放半天。

當然,如果有團體要在周日以外的日子參觀,可以提前預約安排。

她說,由三間課室打通改建而成的紀念館,空間可謂十分寬敞,適合舉辦活動。佛學院很歡迎公眾與他們接洽,如果適合在那裡舉辦的活動,他們可以提供免費的空間。

適合在紀念館內舉辦的活動包括公共講座、工作坊、靜坐班、佛曲分享會、電影分享會、照片分享會、故事分享會等。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