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爷童银坤 好奇心重万事通
报导:张洁莹
根据风水玄学,猴在十二地支中以“申”为代表,在一年中申月就是7月,为秋高气爽、准备冬藏的开始。在一日中,申时则指下午3时至5时,为一天工作的最后阶段。
正如人们一般对猴子的印象,肖猴者也会有活泼外向、聪明伶俐、好竞争、好奇心、动作敏捷等“猴性”,这些特性转为人性时,也是肖猴企业家们在商界大放异彩的特质。
1968年戊申土猴年出生,武吉佳乐房产集团(Bukit Kiara Properties)董事经理拿督童银坤外表完全没有透露半点“猴性”,倒是性格中有藏不住的肖猴特质,健谈、活跃及好奇心强等。
“我应该不是个顽皮的人,从小就是个乖巧的小孩,在公司里也很有形象,不过我确实像所形容的猴子个性般,好奇心很强,喜欢做不同尝试。”
自诩为混搭达人,童银坤非常乐意尝鲜,即使是很多人已经以同样方式做好某件事,他也不介意以另一种方式尝试。
“这种性格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父母教诲是重要一环,父亲亲切真诚、已故母亲则不断提醒及挑战自我,希望我可以做得更好。”
此外,教育亦扮演重要角色,童银坤认为,过去学过的代数(algebra),到现在还是受用无穷。他到现在还清楚记得演算时的方程式。
“这个科目很妙,方程式稍运转后就可以得到答案,与现实生活很像,很多事情形式不同、人的行为也不同,但大部分的事情都有解决方案。”
珍惜专才
童银坤的好奇心不仅于此,他与“申猴”属相的人一样,具有强烈的进取心。
由于想知道不同层面事物,他在高中时期就主修了所有可修的科系,其中一半是科学,另一半则是艺术学科。
“这么做也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宽广的意见,所以若有人问起,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个通才,注重策略却不仔细,但是可以让我了解更多事情。”
不过当前教育体系皆是培养人才成专才,童银坤认为,这并不是件坏事,即使一辈子都是专才,也可多元化至其他领域如房地产、股市等。
“身为一名通才,我更珍惜专才们的智慧及贡献。”
热爱生活更爱美食
在现实生活中的猴子总是予人精力充沛的感觉,肖猴者亦传承猴子的特性,同样活力十足并且热爱生活。
市场在分析此生肖者的特性时也有一说,由于对生活有要求,爱美食却不贪吃,听到这句话童银坤也点头连连,并称自己爱美食,也爱烹饪,最爱做甜品却不爱跟食谱。
“通才的个性也适用在兴趣,我认为通才就是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后,结合知识得出综合的方法,我在烹饪时也是如此,有基本厨艺概念后,
会尝试不同方式烹饪。”
童银坤指出,大致了解各种食
材味道及烹饪方法后,会自由使用,例如以有机可可代替巧克力,或是在Youtube搜寻不同食谱,综合后做出意大利面青酱(Pesto)。
“我还是水果奶昔达人呢!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过后任何事都难不倒了。”
顽皮但不坏不霸权
一方面是好奇心强,另一方面则是顽皮个性不改,童银坤曾在电梯内做一些挑战人性的趣味街头实验(social experiment)。
他笑说:“我不常这么做,但我试过走进电梯,与电梯内的人面对面站着,并且四目相交,一般他们都会感到尴尬,我会觉得很有趣,这或许也是我性格中相对的猴性。”
之所以会做这个实验,是因为之前读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空间,唯有在电梯内不会,因为一般人走进电梯之后,都会转身背对电梯内的人,并望向楼层显示板,不会有空间被侵犯的感觉。
不过他却强调,从小不是个顽皮的小孩,是个乖巧的小孩,现在在公司内“行为也很端正”,会听取意见,不是霸权主义者。
“我的坚持不在过程,而在于好的结果,所以即使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开会后众人却认为另一样才是对的,而且会带来更好的结果,我绝对会相信群体的智慧,毕竟我想要的是更好的结果,不会坚持一定要照我的方法去做。
把握机会缔造双赢
肖猴者天性聪明,具备战略家特质,做人对事都有一套策略性法则,有人认为他们做事很投机,但童银坤认为这是“机会主义”,经过协商才有“机会”创造更高价值。
“Never leave anything on the table”是童银坤在商学院求学时,令他印象最深刻的道理,而且觉得最适用于谈判协商。
“打个最典型的例子,兄妹都想要一粒橙,但橙只有一粒,按照公平的做法,切开一人一半,可是后来才发现,哥哥只想要果肉,妹妹只想要橙皮做蛋糕,之前的分法太浪费。”
他指出,机会主义者发现后就会想要协商,透过协商得出双赢局面。
这也和肖猴人从不盲目行事、做事前总要制定数个方案的性格吻合,捉住各种时机实现目标。
“有时候2+2不一定要等于4,生活不只是加法,透过乘数反而可以得到更多,这也是投机或者机会主义,但其本意不一定是坏的。”
选择原谅甚于责罚
宽厚善良、心胸坦荡也是肖猴者的特性,洽巧与性格和善的童银坤如出一辙,他与员工相处也自有一套模式,鲜少在办公室内大发雷霆,对他而言,犯错获得原谅,比被责罚更能让人留下印象深刻。
“一般员工犯错被老板破口大骂,只会让员工忘记自己犯的错,然后又对自己受责罚忿忿不平,并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反而选择原谅更能服众。”
但是童银坤并不会刻意让员工内疚,不过他也认为,若做错事后内疚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则必须克服并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