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下經濟(12) 游枝:含金量與第二經濟

一位在中國經商的專業人士,在茶聚時無意間說到一件與地下經濟有關的事。

他說,中國國家公務人員考試,比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要難上不知多少倍。其中極難的,是公務中的稅務,稅關部門,每4000名報考者,只有一人過關,當稅務、稅關人員,職務權限有太多機會收取賄賂,也就是中國社會流行語說的灰色收入,更是數千年來的老疾患。

中國的公務人員,不是以正當薪水收入來衡量他的職務的重要性,卻以“含金量”來斷定職務可以帶來多大的財富入息。

公務員在平常生活中,很明顯的,也出現了差天隔地的待遇。

外交人員,到一個地方或回自己老家,從自己下機的機場,要自己叫德士回家。

換成是財政部公務官員,場面完全兩樣,大批人來接機,地方官員、幹部及商人排著隊送禮送財物。同樣是公務人員,含金量,也就是灰色收入、溫和腐敗而富起來的程度明顯的不一樣了。

誓不兩立卻有一線牽連

這位在中國幹活的專業人士還糾正了媒體的一項不正確的觀念。他說,把中國活躍又不受法管的錢財交易稱為地下經濟是不對的,儘管是法律上不合法,卻在中國社會產生非常效果,根本是中國的第二經濟體。

經濟改革大約10年,中國國營經濟的發展,背后支撐的,是民營經濟。

再深一層去分析,民營經濟的背后,很大的支援來自不納入官方統計、不繳稅、不受管卻大小買賣通殺的地下經濟。

地下金融中的影子銀行就是一例。

分明是銀行的業務,卻在法外進行交易,很多巨大工程及發展計劃,都滲入了地下經濟的一手。

灰色收入或溫和腐敗的金錢來往,成為地下經濟的一部分,也令官方與地下經濟有了一線牽連。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