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北.擁2碼頭.水路交通不斷 土油棧曾經繁華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柔北.擁2碼頭.水路交通不斷 土油棧曾經繁華

報導:劉福來
(麻坡12日訊)從能源需求的年代崛起,也在時代的銳變走入歷史帷幕。



一個荒蕪的小叢林,經市議會出動重型機械清理后,還原了麻坡土油棧(又稱依斯邁路)海山發碼頭歷史的原貌,遺址也勾勒起這片昔日繁華商港的故事。

早在1930年至1950年間,陸路交通並不完善,商貿往來僅靠船隻水上運輸的那個年代,這裡曾經一度是繁華的商港。

方圓4公里的範圍,同時擁有2個碼頭;即以經營吊秤車上卸貨物為主的海山發碼頭,以及以上卸漁穫、樹桐為主,巫裔業者經營的沙敏碼頭(Jeti Samin)。



兩者不僅都是當時麻坡重要的商貿碼頭,還是麻縣當時非常重要的能源集散地。

其中,海山發碼頭不只設有成安公司經營的蜆殼石油(Shell)重要轉售站,也是煤油(俗稱土油)最大的集散中心。

興盛時期人口眾多

碼頭每天都有羅厘運來煤油,到該處加工及裝配,再由商船運往鄰國,及轉售到武吉哈逢、嶺嘉、巴莪等內陸地區,水路交通往來不斷。

興盛時期的碼頭,河畔旁還設有許多棧房,多為用來儲放煤油;並因而得名,被稱為土油棧。

基于能源供應的便利,帶動了早期土油棧的地方發展,興盛時期不只人口眾多,小小區域更設有多間火鋸廠、油較廠、米粉廠、較石廠和運輸公司;同時,也是麻坡最早使用瀝青道路的地區。

當地后來由于民生水電供應的普及,煤油依賴縮減;及麻橋通車后,水路活動減少;以及廠商陸續搬遷后,遺址如今只留下幾間藤蔓橫生破舊的老屋,及長滿雜草的叢林。

造就不少行業

碩果僅存的老咖啡店,見證土油棧歷史的興衰和變遷。

佔有碼頭優勢的土油棧,早期工廠林立,人口興旺,促進許多行業應運而生。

尤其,當時伐木業的興盛,經由上游流到該處的大量樹桐,造就了許多大型火鋸廠出現;單是一個小小土油棧,就有新安安火鋸廠、崇林火鋸廠、麻坡火鋸廠和中華電鋸廠。

這里也是椰油盛產地,當時具規模的油較廠有榮盛、新豐玉和榮豐。

隨著地方人口需求的增加,雜貨店和咖啡店到處林立,為碼頭苦力及工廠員工日常所需和膳食,提供方便與服務。

早期著名咖啡店有祥光、海豐、林承業等,隨著物換星移,許多老行業早已不復存在,如今僅存海豐茶室。

催生許多火鋸廠

★顏怡安(60歲,修車業者)

早期這里很多從印尼來的商船和樹桐,催生了很多火鋸廠的出現,年輕時我也曾當過火鋸廠工友。

據所知,土油棧的繁華不在,除了是時代轉變,一些工業被淘汰,很大原因是因為麻河一帶的土地,大部分只有99年地契年限,因此,后期的業者有的搬遷,有的選擇停業;盛極一時的土油站,也由此走向沒落,從名聲遠播的村鎮,變成寂寂無聞小社區。

曾經營運輸行業

★陳春木(65歲,退休運輸業者)

我們以前是經營運載沙石泥土羅厘運輸這一行,因為這里早期有很多建設,所以造就了我們的行業;頂盛時期,公司擁有10輛羅厘。

當時,永安運輸公司則是這里最大的運輸公司,負責運載漁穫和工廠貨物。

保留興都教墓園

★杜金錠(71歲,退休業者)

早期的土油棧兩旁路邊都是民宅,到處都有咖啡店和雜貨店,很熱鬧!

當時這里有很多工廠、樓宇住家和商店;麻縣唯一的牲畜屠宰場,也設在這里。

住在這一帶的華裔有福建、潮州、海南和客家籍貫,以及一個印裔小社區,所以這里至今還保留著興都教墓園和火化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