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庇能歲時記(二) 打小人開庫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文創.庇能歲時記(二) 打小人開庫

驚蟄日,在車水路觀音寺或椰腳街觀音亭祭拜虎爺公打小人。
驚蟄日,在車水路觀音寺或椰腳街觀音亭祭拜虎爺公打小人。

特約:董詠祥



《庇能歲時記》云:‘驚蟄日虎開口,故是日鄉人備雞卵膏肉往祀虎爺公。俗信虎能食鬼,欲借其神威盡啖奸佞小人,以肉抹小紙人,餵食虎爺公嘴。又于吉紙上盡扎各路怨緣,踐踏紙人,以百解符週身輕拭,祝禱有詞,吐去怨氣穢痰于紙上焚之,撒綠豆與虎爺公,言可‘呷百二’。不分閩粵皆從此俗,能掃去災厄事運順遂也。’

驚蟄是廿四節氣之一,一般落在每年陽曆3月5日。“驚蟄”一名,來自于動物入冬后蟄伏休眠,待到春雷響動,從冬眠中驚醒之故,故稱“驚蟄”。民間驚蟄有一項饒富趣味的習俗就是“打小人”,究其因乃是藉著驚蟄日萬物初醒,尤其主掌凶禍的白虎星君,透過祭祀和用肥肉餵飽祂,不讓祂開口傷人,又能順便咬走小人。

在檳城,打小人主要集中在喬治市椰腳街(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的觀音亭以及車水路(Jalan Burma)的觀音寺。當日寺內有專門販售打小人供品的攤位,由于俗信當日打小人較靈驗,也因此較多人排隊等著進行儀式。一份供品除了金紙、元寶和香燭外,還有貴人符、百解符、吉紙、紙靴子一對、剪紙的紅色貴人和白色小人各一尊、肥肉一塊、鴨蛋一顆和綠豆一包等。



儀式在虎爺公前進行,信徒點燃香燭膜拜后,師傅向神明稟明信徒姓名和生辰等,將肥肉和鴨蛋塗抹在虎爺公的嘴上讓祂食用,並依照一定規則刺穿吉紙上,那些招惹是非災害的小人物口舌,用紙靴子在小人身上踩數下,又讓信徒用自己的鞋子拍打或是踐踏白色的小人,再撒一把綠豆在虎爺公前。過后,又利用百解符、貴人符在信徒的身上前后輕掃,象徵掃除不祥及厄運,最后讓信徒吐出穢痰在吉紙上,紅色的小貴人則會貼到牆上,象徵趕走了小人,貴人祿馬前來扶持。

《庇能歲時記》云:‘端月廿六,觀音開庫。俗言觀音當日大開鐵櫥,人可與之求借財銀,祈商場一本萬利,謂之‘借庫’。先稟明觀音借庫原由,佛前擲得聖筊,即借得庫銀,遂將此銀角以紅紙裹起而歸,來年再前來還願。此俗敬奉眾生知恩需圖報,莫忘大士普濟之恩。’

除了驚蟄日有打小人儀式外,每年農曆正月廿六日,檳城人在椰腳街觀音亭還有一項“觀音借庫”的習俗,福建話又俗稱“開鐵櫃”。“庫”和“鐵櫃”指的是錢箱,傳說五百羅漢為試觀音法力,向其化緣,觀音打開鐵櫃卻是源源不絕的齋食,供養了五百羅漢后還有剩餘的供眾生取用,此后大家就在此日向觀音佛祖借取財富。在觀音亭參拜觀音佛祖后,向其述說借取財庫緣由和數量,擲筊請示聖意后,只要取得聖盃,即表示獲得觀音首肯,可以向櫃檯領取“財庫”。財庫是一封裝有零錢的紅包,大多放在皮包內用以招財,也有放在床頭或神桌上。

所謂有借有還,借取的財庫也必須履行歸還義務。歸還沒有硬性規定方式,一般是賺多還多,賺少還少。隔年在借庫之前,或平日初一十五、觀音誕歸還亦可,添香油或是買供品的形式歸還都是可被接受的,主要于向神明表達感恩的誠意。

借庫或打小人都是新春季節活動,這些習俗吸引許多生意人與上班族,正合乎“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思維,期許未來新的一年,生意和工作都能順遂無礙。

綠色的馬和紅色貴人貼在牆上, 代表祿馬貴人扶持。
綠色的馬和紅色貴人貼在牆上, 代表祿馬貴人扶持。

櫃檯借放財庫。
櫃檯借放財庫。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