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假日登高 戲猴樂忘憂
整理:劉純瑤
攝影:張文煇、李志強
如果你問住在吉隆坡的小朋友,第一次看到猴子是在什麼地方,相信大多數的回答會是動物園和皇家山。
其實,除了這兩個地方,大家還可以帶小朋友到黑風洞,探訪調皮又聰慧的可愛獼猴,或到武來岸玉封石哪督廟,參觀全馬最高的“齊天大聖”塑像。
黑風洞
猴群沿洞而居
雪蘭莪鵝嘜縣內的黑風洞是人氣景點,也是外國游客必到訪的名勝地之一。黑風洞內建有一座興都寺廟和祠堂,前來朝拜觀光的信徒和游客絡繹不絕,尤其是興都教每年一度的大寶森節(Thaipusam)期間,更是人山人海。
黑風洞屬于石灰岩構造,由三個主洞組成。最大特點是入口處的興都教神祇巨像;爬上272級台階,游客還可一覽吉隆坡一帶的風光。洞穴週邊有猴群嬉戲,同時也是攀巖愛好者絕佳的探險場所。羅摩衍那洞(Ramayana Cave)內,還可觀賞精美的興都教神祇壁畫。
皇家山
馴猴坐大腿!
瓜拉雪蘭莪皇家山(Bukit Melawati)位于雪州西海岸瓜拉雪蘭莪縣,距離吉隆坡大約一小時車程。山上古樹成蔭,站在百年古樹下,可遠眺馬六甲海峽,位處瓜拉雪蘭莪最高點。
在18世紀中葉,荷蘭人勢力入侵瓜拉雪蘭莪,並在山上建造堡壘和燈塔厄汀斯堡(Altingsburg,1794年),利用瓜雪皇家山居高臨下的優勢,監督馬六甲海峽和雪蘭莪河的船隻。荷蘭人的勢力消退以后,瓜雪皇家山成為雪蘭莪蘇丹的王城,故稱“皇家山”。
后來,這座堡壘在為爭奪錫礦地而爆發的雪蘭莪內戰中被摧毀,如今只剩下炮台、基石和刑場,在皇家山的北側,還有三座雪蘭莪州蘇丹的皇陵。
山腳下郵政局后面的七口井,據說過去是提供給居民飲用的,因此也稱為“七仙井”。皇家山上遍野的銀葉猴(Silvered Leaf),是吸引游客到訪的主要因素之一。
成年的銀葉猴渾身毛髮黑中帶銀,幼猴的毛髮則是耀眼的金黃色。這些溫順可愛的猴子,會乖巧地等待游客們遞送蔬果給它們吃,比較淘氣的,還會跳到游客身上或探身入車內搶食物,但不會攻擊人。有些還肯讓游客輕撫及坐到游客大腿上,惹人憐愛。
義助礦場客工原住民得道!
玉封石哪督廟
武來岸位于森美蘭州和雪蘭莪州邊界,但依照武來岸玉封石哪督廟的注冊地址,更準確為“屬于森美蘭”。玉封石哪督廟坐落于武來岸村莊尾端,根據哪督廟現存牌匾顯示,廟是立于光緒三十年,等于公元1903年。
哪督廟的現址,是當初上山採錫的必經之路,路旁有個石洞,有一位原住民名叫阿滿(AH MAN),因他是住在石洞裡,所以人人就稱他為石滿。石滿是位很和善的人,他知道礦工們離鄉背井,千里迢迢來到馬來亞混兩口飯吃,生活並不好過,因此就自動為新客(剛從中國過來的新礦工)做義務嚮導,帶他們到礦場,有些新客水土不服,他也會採山草藥為他們醫治,所以礦工們都很喜歡他。
百年小廟成大業
有一天,石滿告訴礦工們:“我很快就會成為一位真正的哪督了!”礦工們以為他只是說說而已,皆不以為然。過了一些日子,石滿忽然失蹤數月,礦工們到處都找不著他,一天晚上,同時間有很多礦工不約而同做了同一個夢,夢見石滿在夢中對他們說,玉皇大帝經已親自賜封他為石哪督,守護著武來岸阜,他已經在石洞內成仙得道。
眾人于第二天醒來,談起昨夜的夢境,都覺得不可思議,于是便到石洞去找石滿。當他們來到石洞后,發現石洞內只剩下一個非常奇異又巨大的長方形白蟻窩,都覺得奇怪,于是拿起鋤頭往白蟻窩鋤下去,赫然發現了一副人骨。從人骨上的衣服和上山的工具,他們認出這就是石滿遺體,不由得相信夢中所言,從那年起,武來岸便有了玉封石哪督。在1991年之前,武來岸石哪督還是一間小廟宇,經過翻新和逐步擴建后,才擁有現今如此富麗堂皇的外觀。
石哪督傳說:
化身日軍官救村民
在日治時代,因為武來岸靠近森林,日軍為免人們救濟抗日分子,便下令全村兩三百人集合一起,待日軍官一聲令下,便開始大屠殺。據說在當時,曾有人聽到石哪督的石洞內傳出哭聲,且一連哭了三天三夜。后來,突然出現一位日本高級軍官喝令停止殺害村民,並下令日軍撤出武來岸,不得傷害任何一位村民,村民也因此逃過一劫。
后來,村民請乩童請示石哪督,原來是石哪督為救村民,化身為日軍官,救回村民的性命。
513事件顯靈
農曆3月27日(1969年5月13日)是石哪督廟千秋誕辰,當年的5月13日,就是農曆3月27日,是武來岸村民慶祝石哪督誕的大日子。在當天上午十時,石哪督上了童身說,今年將會烽火連天,有血紅沾四方的事件發生,勸告武來岸居民自保。雖然當時還未有任何時情發生,但村民對石哪督的話卻深信不疑,忙問有何方法解救,石哪督搖搖頭說 :“天命如此……”
果然,就在當天下午爆發513事件,武來岸居民在石哪督庇護下,安然逃過這一劫,因此村民對石哪督更加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