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8日訊)儘管中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微增1.8%,但經濟學家認為,通脹率上升趨勢可能不會持久,因為產能過剩問題仍對經濟構成壓力。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上午在官網新公布的“居民消費價格變動狀況”,1月份消指上升1.8%,略高于去年12月份的1.6%,與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13位經濟學家預期中值一致。
《華爾街日報》報導,雖然1月消指微升,但物價壓力依然疲軟,通貨緊縮仍然是中國面臨的一個風險。中國正努力擺脫房地產業庫存積壓、債務水平高企和企業產能過剩問題。
澳紐經濟學家劉利剛說,中國主要風險是通貨緊縮,而非通貨膨脹,國內需求相當疲弱,中國需要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另外,中國1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按年減5.3%,較前月減幅5.9%小,稍優于市場預期的年減5.4%,顯示工廠通縮趨緩,但為創紀錄連47月下滑。
隨著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下跌,中國繼續應對生產者價格下滑的問題。
野村(Nomura Group)經濟學家趙揚指出,中國經濟仍面臨沉重下行壓力,可能保持扶持性的貨幣政策。
他預計中國央行今年將採取4次降準行動和2次大範圍降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