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已過好幾天,拜天公過后就是元宵節。在檳城,元宵節的重頭戲就是拋柑。
問問檳城人,拋柑的由來,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一竅不通,答非所問。也許,答案的關鍵就在 “元宵節”、“海邊地方”、“蕉柑”和“拋柑少女”。
華人新年的代表性食品有年糕和年蕉柑,但為何選“蕉柑”不選“年糕”?農曆新年共有15天,為何“拋柑”會落在農曆新年的最后一天,時間是在晚上呢?檳島有很多空地,為何拋柑的場所卻選在海邊?更重要的是為何是少女拋柑卻不是少男小生呢?
蕉柑易腐爛乾固
也沒人正確告訴我們拋柑習俗的由來。也許,我童年的所聞所見能讓大家多懂一些典故吧!
小時候,那是五十多年前吧,每次我都會趁著學校假期或某工廠負責人需要更多人手的時候,到紅燈角填土地一間製造神料紙品的工廠做臨時員工,賺取一點外快。紅燈角填土地靠近碼頭的許多姓氏橋,所以這家工廠的員工多是附近的姓氏橋居民。
我還記得每次的元宵節當天,我都會聽到廠內一些年老員工吩咐其家人尤其是家裡的太太和女兒,記得把擺在神壇上的多天的蕉柑拋掉。為何只是蕉柑不是其他?一般上,與其他水果比較,中國蕉柑較易腐爛和失水而干燥。
五十多年前,航運不發達,貯藏設備沒那么先進,蕉柑到了農曆新年的最后一天也即元宵節那天,要不是干固就是腐爛不能吃了,只好丟掉。元宵節不選年糕來拋,是因為年糕至少能貯藏3至6個月或更久還能吃。
以前環保觀念不強
五十多年前,環保觀念不強,執法不嚴,拋掉不能吃的蕉柑的最佳地方就是紅燈角填土地近海處。把蕉柑扔到海裡是最方便最直接的,因為隔天,這些蕉柑隨波浪而流,很快就不見蹤影了。
在充滿詩情畫意的元宵節,丟棄蕉柑的女子若是待嫁少女,肯定會受到鄰居少男的注意而趁機搭訕。這就是元宵節在海邊只有少女拋柑的由來。
今天,拋柑演變成檳城元宵節的特色,的確讓人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