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见闻.上世纪女人故事 用生命包容不完美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心见闻.上世纪女人故事 用生命包容不完美

马霞小时候跟养母的合照,旁边有一小行字写着“往事只能回味”。
马霞小时候跟养母的合照,旁边有一小行字写着“往事只能回味”。

报导:方俊心
图:连国强、受访者提供



马霞是那年代的女性缩影。

二战期间出生,经历这块土地上风起云涌的时刻,那时人们还相信很多纯真美好的事物,比如“滴水之恩,涌泉以报”。

她的故事,就像我们很多人的母亲或祖母的故事,重要,却很少被历史记载

过了今天,日子将恢复先前的安静,没有震天锣响,不需佳肴美馔,换回平常衣裳过平常生活。总有什么会留下吧,我们这么期盼著,一些像珍珠一样闪闪发亮的东西,让我们在往后偶尔可以小心翼翼拿出来回味,证明我们没有白白走过。



个人身影,尤其女性,在大时代中常常被压缩得渺小不可见,她们不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凿山开埠、抗争抗命,她们很少被历史记载,纵使她们是用牺牲自己的方式照亮其他生命。

那年代,要把没有能力抚养的孩子送出去,首选女儿;要有人辍学在家照顾父母亲无暇照顾的孩子,首选女儿;辍学工作养家,也是女儿。当大家都被命运之轮深深碾过,谁也顾不了对谁公平,能活下去就好,无大难便吉,而我们也很少听见埋怨。

当72岁的马霞端出她珍藏的记忆锦盒,揭开,那绽放的光芒使我心头微微一震。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些女性可能不曾受教育或受有限教育,却能用无限的胸怀包容生命的不完美,淬炼出那年代独有的珍珠。

对感情没信心,不敢婚!

对72岁长者而言,“过年”这件事还能引起任何情绪变化吗?答案是,能。

“过年好开心啊,有红包拿,我是照收的,很厚脸皮,哈哈,不用给红包还有得拿。最好每天过年啦,因为我也是过年生日。而且还有大餐吃呢!”马霞跟记者说广东话,笑得很开心。

她在大年初一出生,有种说法,大年初一出生的人不好命,母亲在生下她后陆续生了五个女儿,于是在她三四岁的时候,父亲离家了,“妈妈很坚强,带着我们回新加坡,没得吃啊,好穷,好惨的。”

1954年,也就是她10岁的时候,母亲把她送了给朋友,希望收养家庭能抚养她,供她吃住和上学。这是她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期,从小学三年级读到高一,最后在18岁时因养父离家而辍学。

“看到我爸我妈、养父养母的情况,对感情没信心。有一次八卦跟工厂妹去占卦,讲我克夫克什么,不好的,总之好命硬。”加上日后眼见身边朋友婚姻不幸福,使她最终未步上一般人会走的道路。

反哺养母,辍学养一家

养父离家,使养母、养妹妹和她陷入断炊困境,妹妹小她12年,生活重担自然落到她肩上。

她先辍了学,回新加坡当内衣厂仓库管理员,两年后又回到吉隆坡做内衣厂书记。当时养母很怕她不要她们,一直叫她回马来西亚来,“其实是不会的,她养了我七八年,又供我读书咧,我不会忘恩负义的。”

从那时起,马霞,一个19岁的女生就负担起三个人的生活。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她白天当书记,晚上学车衣,当时车衣工人的薪水比书记高,学会后她就跳槽,寻找机会累积更多裁缝实力。

后来有一家叫“金叶”的内衣厂以三倍薪资,即薪水三百块挖角,她选择了跳槽,“人望高处,为了家里,为了生活舒服一点,没有办法。我自己一个月用八十块,租房、搭车、吃饭,剩下的就给她们租房、吃饭、读书。”

说到这里,马霞的表情平淡,像在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没有抱怨,也没有不甘。“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对现代来说已经是可以大大标榜的价值,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却好像很稀松平常。

接任总管,什么都管!

马霞在吉隆坡工作26年,前六年换过两个雇主,最后20年都在同一家工厂工作。她在1971年跳槽到当时吉隆坡有名的“金叶”内衣厂,以三百块薪水接任总管,“管厂,管工人,管裁衣,管出粮,什么都管。”

早晨五点多起床,从半山芭搭巴士到旧巴生路上班,需要转一趟车,车程两小时。八点开始工作,六点放工,回到家八九点。那时她管理上百名工人,还有余暇替公司做手工地毯、手工新娘车娃娃,当赠品送给客人。

“老板娘对我很好,叫我搬过去一起住,但是因为朋友都在半山芭,不舍得搬。”后来朋友们渐渐自己组织家庭,离开那里了,她才跟妹妹一起搬进老板家里住,直到1991年离职为止。

离职前,她的薪水是五百块,“已经很好过了,”她特别强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帮助我,在我‘朝揾唔到晚’的时候,他一下给那么多人工我,又给屋子我一家人住。”所以她一直在这工作岗位呆了下来。

因缘是有的,但宁愿错过…

“如果我讲我没拍过拖,你一定不相信。读书的时候就拍过,但是后来他们出国读书了,去台湾,我没这个能力。”她的相本里有很多男生女生的照片,随手一翻就是个曾经跟她有过一段故事的人,“很少联络了,都有老婆子女,免得误会。”

后来她一直忙着工作,“想着找多些钱,不用挨日子,有朋友,但是不适合。我的人很挑剔,一点点就不喜欢,粗鲁、讲脏话的都不喜欢,我喜欢有点幽默感的,以前的人很木头,望他一两眼就以为你喜欢他了。”

有次她去Weld Road(现在的Jln Raja Chulan)泳池,浮水时不小心沉进十二尺的水里,她不会游泳,就在那生死关头,有个男生跳下水救她,两人后来就成了朋友。“他有来找过我的,我的一班女生朋友就围着他,妳一句我一句,攻到他不敢来咯,哈哈。没有在一起,这样认识好像很奇怪。”

现在中学同学每年都办聚会,她不想去,“越来越少人,第一年一百二十人,第二年九十,第三年六十,去年我没去,听说又没了几个,去了心酸。”

动荡时代,终成云烟!

马霞出生于1944年战前,1959年就读中学时期遇上华文中学改制风波,1963年回新加坡工作遇上排华,1969年回吉隆坡工作又遇到五一三,“我一世人真是很倒霉的。”

十岁以前她家很贫穷,家里没饭吃,靠新加坡卫理公会的人派米才能开饭,吃番薯粥、猪油捞饭,“不知道为什么吃到我那么高大。大家排排坐,下面就是水沟,我到现在还记得。”

1959年碰上华文中学改制事件,那时她就读于芙蓉振华中学,跟着许多同学一起上街示威反对,“那时我十四五岁,被抓进警察局,叫我妈妈来。妈妈骂我为什么去,我说‘全部人去我就跟着去啊’。很多人被抓,有些朋友回去中国。”

1969年吉隆坡发生五一三事件,马霞当时在旧巴生路附近上班,住在半山芭大华戏院后面,“我下班了才知道外面戒严,走Shaw Road(现在的Jln Hang Tuah)回半山芭,那些人拿着棍在路边,看到我一个女生就叫我赶快回家。”

“那时在大华戏院的阶梯(门隙),真的看到有人躺在地上,脚对着外面。电视上只看到敦拉萨上新闻报导。家里的窗帘要放下来,一打开,楼下军人的枪口全部对着你。”

当时情势紧张,大家在室内都穿鞋子睡觉,手里拿一根棍子。男生还教她们煲热水放楼梯口,如果有人来就把热水推下去,“没有骗你,很多楼梯口都有放热水。但是从来没人来过,是我们怕而已。”

放下,是一种智慧

问马霞,会觉得自己很不好命吗?马霞说,不觉得,“我很看得开的,觉得或者我就是注定这样,没得好怨。我不会伤心,生成的嘛,有得怨我父母不要结婚别把我生出来吗?哈哈哈……”

“唔……妳这样问我,我也不知道人生最重要是什么,对钱我看得不重,又没什么亲情,快乐吧,希望全部人快乐、开心,不开心没有用的,看开一点,凡事看开,放下,不要执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马霞停顿一下,房子里五六个她跟妹妹的共同朋友走来走去,桌上堆满了她们招待记者的点心,“放下是一种智慧,原谅是一种修养。”

年轻时的马霞风姿绰约,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上班几十年从没迟到或请病假,连摔车受伤,走路一拐一拐也要去上班。
年轻时的马霞风姿绰约,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上班几十年从没迟到或请病假,连摔车受伤,走路一拐一拐也要去上班。

马霞(右三)跟妹妹高咏琴(右四)一家人的全家福。咏琴的三个孩子都是马霞一手一脚帮忙带大。
马霞(右三)跟妹妹高咏琴(右四)一家人的全家福。咏琴的三个孩子都是马霞一手一脚帮忙带大。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7